林氏搖搖頭,“陸夫人說,她只是個舅母,很多事情做不了主,畢竟宜威将軍父母都在世,如果她和陸大人代辦的話,也不合适,但要是每一道程序都去京城往返一圈,又太麻煩,起碼,時間太長。”
沈清蘭聽出這話只說了半截,不知道是陸夫人本來就點到為止呢,還是林氏沒再往下說,但這不妨礙她聽明白了,陸夫人想詢問林氏的意見,能不能把三書六禮的程序省一省,便宜行事,但陸夫人自己也說了,她只是個舅母,做不了主,更不可能自作主張簡化三書六禮,這肯定還是衛夫人的意思。
不過,從林氏先前那句話來看,是不樂意的。
沈清蘭垂着眼簾,沒做聲。
林氏看她一眼,微微一皺眉頭,也沒吭聲。
沈良輕咳一聲,笑着緩和氣氛,“蘭兒,你母親呢是心疼你,怕你将來嫁到衛家去被人看輕,這三書六禮雖然現在大部分人家都不講究了,但到底是古禮,要是衛家肯嚴格按照古禮迎娶你,你臉上也有光,以後也會讓人高看一眼。”
沈清蘭點點頭,輕聲回答,“我知道的。”
林氏輕哼,嗔道,“你知道什麽?衛家乃是鐘鳴鼎食之家,處處都是規矩,你若是連進門都不是正經禮數娶進去的,還不知怎麽被人恥笑呢,京城和會州離得遠是沒錯,衛家要是有心,天大的難事都能辦好,不過是多花幾天時間,這也不着急,左右你年紀還小,不急着成親。”
沈良忙提醒一句,“子淵年紀不小了。”剛開口就被林氏一眼瞪住,便笑了笑,也不說了。
沈清蘭有些心亂,任父母說什麽,她只含含糊糊地答應一聲,沒別的好說,也實在不知該說什麽。
林氏也沒指望她發表意見,只叫她來聽一聽,知會此事,就擺手讓她回去。
沈清蘭回到自己房中時,碧玉還沒回來,秋月等人紛紛圍上來,本想問東問西,但見她臉色并不像剛訂了親的害羞,就知道事情沒那麽簡單,都很知趣地閉了嘴,改成端茶倒水送水果。
沈清蘭揉揉眉心,又叮囑幾句讓翡翠抓緊時間做女紅,便讓她們都出去。
恰好碧玉回來,在院子裏遇上小聲嘀咕的三人,詫問原因。
翡翠拉住她,“小姐從太太那回來後,神色就有些不對勁,也不說話。”
碧玉驚道,“別不是親事出岔子了?”
“不應該。”秋月搖頭,“我看着陸大人和陸夫人離開的,走的時候才說了納征之事,如果親事沒成,怎會提這些?”
碧玉凝眉,“奇了怪了,我去問問。”
翡翠攔着,“你等等吧,我們剛出來,你就進去,小姐該煩躁了。”
碧玉想了想,“我另外還有事跟小姐說呢,算了,也不急在一時,我先喝口水去,渴死了。”
一盞茶工夫後,碧玉再進去飯時候,沈清蘭正在看書,歪靠在榻上,面色平靜,瞧不出特別的神色來。
“小姐。”
沈清蘭放下書,“怎麽這麽久才回?你是把徐小姐送到家了嗎?”
碧玉搬個小杌子在她身邊坐下,答道,“婢子看徐小姐恍恍惚惚,失魂落魄的,怕她在路上出事,索性送進家門才返回。”
“是該如此,你做得很好,只是下次記得讓門房送個信來,也叫我們知道,你把徐小姐安全送回是好事,回來時卻天色已晚,要是你再出個事,哪又何必?”
碧玉心頭一暖,笑了起來,“小姐放心,婢子下次注意。”略略一頓,又道,“婢子送徐小姐回家,聽到徐家傳來尖叫與哭聲,徐小姐也聽着了,當時就變了臉色,徑直沖了進去。”
沈清蘭困惑,“怕是出了什麽事。”
“婢子想打聽打聽來着,但徐小姐進去後,徐家就立即關了門,婢子在門外徘徊一陣,除了隐隐約約的哭喊聲,聽不出別的來,只好回來了。”
“算了,終歸是別人家的事,還是別打聽了。”
沈清蘭不喜歡多管閑事,可剛說完就靈光一閃,想起一事來,“莫不是徐家大公子出事了?”
碧玉問,“徐家大公子不是被抓起來了嗎?難道是定罪了?”
“或許吧。”沈清蘭還真有點好奇徐鳴軒的罪名。
兩人順着徐家的事說了些閑話,碧玉覺得沈清蘭并沒有翡翠描述的那麽反常,便問起她的親事來,又說,“翡翠的事情就交給她自己弄一弄罷了,小姐也該好好籌備起來,這才是正經大事。”
沈清蘭沉吟片刻,道,“兩地遙遠,時間充裕,現在想這些事還太早了。”
碧玉卻道,“凡事趕早不趕晚,早點準備總是好的。”
沈清蘭覺得難以啓齒林氏的那些話,便默然不語,算是同意。
碧玉坐着不動,靜了一會,忍不住又問,“小姐是否有什麽心事?”
“沒有。”
沈清蘭立即否認,這個事真沒法說,哪怕提一個字,都會被人誤會自己恨嫁,恨不得三書六禮都不要了,即使她心裏也清楚得很,本朝确已少見完全遵循古禮嫁娶的,而且兩家隔着千裏之遙,強行照搬古禮實在費事費力。
碧玉欲言又止,沒有再勸。
等她一出門,翡翠等人又迅速圍上,問她打聽得怎樣,碧玉攤手,“我問了,小姐說沒事。”
翡翠沒好氣的道,“小姐難道還要哭哭啼啼說有事?你就不能多問問,開導開導?”
碧玉更是氣得瞪眼,“小姐的性子你還不了解嗎?她不肯說,我怎麽問得出來?算了算了,都散了吧,秋月,你找春蘭打聽打聽。”
還沒等秋月打聽出來呢,第二天一早,衛長鈞又進府來了,秋月一得到消息,立即跑過去了,其他人都在門口,伸長脖子張望,很快,秋月不負衆望把消息帶了回來。
“宜威将軍說,所有要求都聽太太的,絕不會委屈了咱們小姐,還說,他已經修書送去京城,請老爺太太耐心等候。”
沈清蘭怔了一怔,默默将書蓋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