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詢問
皇後笑了笑贊道︰“不愧是豫王府的孩子, 是個知禮的。”
“娘娘謬贊小女了。”賈敏一板一眼回答到,除非皇後問話,別的話不再多說一句。
皇後心裏輕哼一聲, 在她面前, 賈敏向來是這樣規規矩矩、刻板教條、少言寡語, 全然不見“敏”, 賈敏這樣到讓她挑不出錯了。
皇後和賈敏一問一答幾句,便有些厭倦了, 話頭轉向了其他命婦,其他人自然不像賈敏一般讷言,而是對着皇後口吐蓮花、妙語連珠,即便是皇後心機深沉,也被恭維的帶上了幾分真正的笑意。
賈敏見狀心裏暗暗放下心來, 這種場合,皇後看着豫王府的面子上, 自然不會冷落她,可是對着皇後這樣的人,一不留神便吃了暗虧,再怎麽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言多必失, 還是謹言慎行。而且,世人只會挑剔女子多言,反倒不會指責女子少言的。
但是,皇後可不會平白無故的召命婦及其女入宮的, 而且這些女孩子都比黛玉大些, 與太子年齡相當,多是皇後要給太子選側妃了。雖說是側妃, 可是太子也是有內宮,側妃可都是有品級的,比起前朝人數、品級略有減少,可也有良娣二人、良媛四人、昭訓六人,而且日後……
黛玉近日得嬷嬷們教導,略為一想,便知道皇後召這麽多人的用意了。黛玉心裏有點不舒服,倒不是因為徒有側室,而是因着皇後的舉動。都是家裏千嬌百寵養大的女孩子,才華容貌家世自然是不差的,可是卻一個為側室、一個為正室,一個對着另一個行禮請安,心中本就不平。更何況,自己平日深居簡出,與這些貴女們甚少來往,且自己年紀小尚未張開,在那些貴女眼裏,自己樣樣不如他們,卻沾了豫王府的光,才能僥幸成為太子妃。
若是平日裏不曾打過照面,這些貴女多半是心裏不服、不滿,可如今一見面,自己不如她們卻備受皇後青睐,自己便由假想敵變成活靶子,更增加了她們的敵意。
東宮裏的徒聽着皇後同時召了命婦和其女入宮,自然也明白了皇後的用意,前幾日他婉拒了皇後了賜下來的宮女,皇後今日就來了這一手,給他警醒,不是嫌棄宮女身份低微,那就直接冊封有品級的側室。
這些女人,徒自然是不擔心,他不願意,別人還能強迫他不成,可是他擔心的是黛玉的态度,自從他做了那兩個夢之後,他就分外擔心黛玉的态度,想着怎麽得見着黛玉一面。
回到王府之後,賈敏帶着黛玉便去了豫王妃那裏。
豫王妃聽了賈敏的話,反而問黛玉︰“你怎麽想的。”
“這是規矩禮法。”黛玉斟酌一下說道,“豫王府是不能阻攔的,否則怕是別人說我善妒。所以豫王府即便是再不願意,也得忍着,面上不能有一絲反對。可是這麽一來對太子怕是就有隔閡了。”
豫王妃笑道︰“皇後還真是不為難徒一下就難受,還得順道惡心一下咱們府裏。”說最後一句的時候豫王妃臉上沒了笑容,冷哼一聲說道︰“曦曦還得兩三年才能嫁入宮中,現在選了側室,等曦曦嫁過去的時候,那側室早就站穩了腳跟,說不準都誕下子嗣了。”
黛玉神色微暗。
豫王妃又問道︰“你也不必怕,你可是太上皇下旨賜婚的,只要你立得住、穩得住,別人便動不了你。”
“而且豫王府始終都會是你的依靠的。”
黛玉回到院子裏的時候,豫王妃的這句話還回響在耳邊,她長吐一口氣,心裏的濁氣也随之而去,豫王府視她為己出,她自然也得振作起來,不能拖累豫王府。
黛玉走之後,豫王妃嘆口氣︰“咱們府上安安靜靜過清淨的日子,沒想到曦曦卻要過那糟心的日子。”
“兒媳也很是擔心,咱們府上幹幹淨淨,曦曦哪裏見過那些勾心鬥角。”賈敏臉色也不好,她和徒海兜兜轉轉有情人成眷屬,沒有第三個人插足,日子美滿,可是自己的捧在手掌心裏的女兒卻要……她怎麽忍心,在她眼裏,那些尊榮全然不如她女兒的快活、幸福。
“那也是曦曦的命。”豫王妃嘆道。
許是在皇後的示意下,沒幾日要給太子選側室的流言蜚語就悄悄傳遍了京城。
豫王爺得知流言傳遍之後,立馬去了行宮求見太上皇。
一進殿內,豫王爺就跪下來哀求︰“求皇兄收回旨意吧。”
見着豫王爺還很高興的太上皇上前要扶起豫王爺,疑惑不解的問道︰“什麽旨意?”
豫王爺不起,道︰“自家女孩德行配不上太子,請太上皇收回賜婚旨意。”
太上皇更加疑惑不解︰“你家姑娘是王府精心教養的,她若是不配,那還有誰配?”
豫王爺又叩首︰“請皇兄體諒臣弟愛護小輩的拳拳之心,收回旨意吧。”
太上皇聽明白了豫王爺話裏的意思,氣樂了︰“合着朕讓你家姑娘做太子妃是害了你家姑娘?”
豫王爺不言。
“你……”太上皇更生氣了。
張德忠忙扶着太上皇勸道︰“陛下,您消消氣。豫王爺很是愛護林大姑娘,怎麽可能會好端端的毀了婚約呢,若旨意真被收回,大姑娘的婚事可就難了,這不就害了大姑娘麽。豫王爺怕是有什麽難言之隐,不好開口。”
太上皇轉念一想,也是,若真是收回旨意,他家的姑娘怕是要長伴青燈古佛了。
太上皇嘆口氣說道︰“你如實說吧,到底是發生什麽事情了。”
豫王爺面露猶豫之色。
太上皇面上有些蕭索之色,說道︰“你我親兄弟,這樁婚事又是朕做主的,有什麽不妥,朕自是會為你做主的。”
“近日宮裏頻頻召見名門閨秀,又有人說宮裏許是要給太子選德才兼備、家世清白的名門淑女。”豫王爺斟酌着說出來,豫王爺并沒說選這些名門淑女是做太子正室還是側室。
太上皇一下子捏緊了張德忠的手說道︰“宮裏真是這麽幹的?”
“臣弟不敢妄言,只是各家閨秀頻頻進宮是不争的事實,且臣弟孫女的出身亦是不争事實。”豫王爺說道,暗示宮裏不滿黛玉的身份。
“豎子。”太上皇怒道,心裏已經認定是皇上授意。
“他若是當初不滿這門親事,何不當着朕的面說,如今朕的旨意一下,他就暗地裏弄些惡心人的手段,告訴旁人他不滿朕的安排。”太上皇惡狠狠說道,他是不滿皇上竟然公然挑釁他的權威。
太上皇對皇上積怨已久,且當初宮變之時,是豫王爺挺身未出護住了他,自然是偏向豫王爺,因此,聽了豫王爺幾句話就已認定是皇上的錯處。
“朕記得皇上這兩日該向朕請安了吧。”太上皇冷冰冰說道。
“明日便是。”張德忠躬身說道。
太上皇微微颔首說道︰“王弟,你先回去吧,這件事朕一定為你做主,不會委屈你家姑娘的。”
豫王爺忙叩謝太上皇,被太上皇攔住,太上皇有些傷感的說道︰“如今也只剩下你一個人,朕不護着你護着誰。”
“好了,配朕下一會子棋,如今在這行宮裏,也給會下棋的人都沒有。”太上皇感慨道。
豫王爺回到王府的額時候,天已經擦黑了。徒海和徒翊已經在書房等候他多時了,見着豫王爺一臉疲色,徒海和徒翊忙上前攙扶住。
“果真人老了,才辦這麽一件事就累了。”豫王爺嘆口氣。
“您老要是老了,怎麽會騎馬去騎馬回,不肯坐馬車呢。”徒海打趣一句,沖散了豫王爺的傷感。
“你……若是不為着你閨女,我至于這麽辛苦麽。”
“是是是,兒子錯了,父親大人辛苦了。”徒海忙認錯。
豫王爺揮揮手,讓兩人坐下,說道︰“太上皇會出面料理此事。”
“如今咱們先發為主,太上皇和皇上以為是要換太子妃,皇上心裏定明白太子妃是太上皇訂下的,更換是絕不可能的,而且,相比皇後對太子冷酷無情,皇上倒是多幾分慈愛之心,雖說不想讓太子有太多勢力,可是也不想讓太子有豫王府這一勁敵。”提起皇後,豫王爺一臉厭惡,“皇後明擺着是給太子樹敵,皇上還是護着太子幾分的,定然會敲打皇後的,省的皇後的手伸到不該伸的地方。”
“而且,我想着,事情到如今這一步,皇上和皇後必須出面澄清。”豫王爺道,“多半會讓禮部加緊籌辦六禮。”
第二日皇上領着徒給太上皇請安,皇上沒想到太上皇見着自己的第一句話就是“聽說你要給太子重新挑選太子妃?”
皇上一時為反應過來。
太上皇冷哼一聲,驚醒了皇上。
皇上忙解釋着︰“兒臣絕無此意,這換太子妃全然是空穴來風。”
“不是在相看各家閨秀麽?”
皇上這才明白過來,“那是皇後說太子年紀大了,豫王府的姑娘年紀小,先挑一兩個人放在太子身邊照料太子。”
“挑一兩人,挑到滿城風雨。”聽着皇上的解釋,太上皇更生氣,“鬧得這陣勢比選太子妃還要大。”
“這畢竟是太子的側室,得精心挑選。”
“所以就為了一個區區側室,去打豫王府的臉面?”太上皇反問道。
“兒臣絕無此意,皇後說如今兒已經入朝議政了,身邊無人照料,也無人打理東宮,只立業未成家,很是不妥。”皇上說道,“皇後不想委屈兒,這才鬧得大些。”
“你們已然打了豫王府的臉面,如今得彌補回去。”太上皇說道。
“父皇,豫王府不過是王府,是臣子。”
“是啊,是臣子,還是手握重兵的臣子。”太上皇緩緩說道,“所以,你必須得安撫豫王府。”
“這……”皇上心裏也有一口氣,扭頭看向徒,口氣有些不好說道︰“都是因為你的事情鬧得,你說怎麽辦?”
徒很是恭順的說道︰“兒臣身邊有宮女太監照料,無需側室。且成家立業,娶妻才算成家,不若,提前迎娶豫王府的大姑娘。”
作者有話要說︰
?《舊唐書 列傳第一》
太子有良娣、良媛、承徽、昭訓、奉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