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居住的院子後,林氏反而不樂意了,叫過女兒到膝前,忿忿不平道,“看到她們得意的模樣,我突然有些後悔了,當時怎麽就肯退縮,委屈我的蘭姐兒勞心勞力卻撈不着好,平白就別人得了好。”
“娘——”沈清蘭嬌笑着滾進母親懷裏,“其實一開始,我确實委屈,不過後來就想明白了,您猜得很對,二姐姐和三姐姐生怕被我搶了先,争着把差事攬下了,想來接下來的時間啊,她們哪有閑工夫與我過不去。”
“不錯,是這意思。”
恰好春蘭送進書信來,沈清蘭遠遠看見就興奮起來,“定是父親來的信。”
林氏拆開一看,果然就是沈良的來信,笑道,“你倒猜得準,确實是你父親寫的,問老安人身體好些了沒有。”
沈清蘭斂了大半嬌稚淘氣的笑容,認真的道,“咱們來了已經好幾天,我看老安人的病情并沒有當初信中所寫那麽嚴重,這些天也是有說有笑、行動自如,可見是好多了。”
林氏到底年歲大,看事情也更全面更深入,她拍拍女兒的肩,似乎在思考什麽,眉毛微微皺起,沉吟片刻才道,“或許……是吧。”
沈清蘭何等敏感,卻從母親這簡單的四個字中感覺到大有內涵,追問她的看法,林氏則不肯說了,還讓她不要胡思亂想,說,“老安人病情恢複得快,是件大好的事,你別多想。”
沈清蘭雖然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但知道母親打定主意不肯說,就怎麽也問不出來,還不如自己多看、多想,又賴着膩歪了一陣,恍然一拍腦袋,想起個事來。
“我看大姐姐人很不錯,公正溫和,對我也很照顧,我昨天卻把她忘了。”沈清蘭歉疚地解釋。
昨天回府的路上,她激動之下把錢都送給了路邊的花子,等看到可愛的瓷娃娃時,身邊只繩兩個銅子了,湊合買了兩個瓷娃娃,分別送給老安人和沈清柳,當時還覺得慶幸,總算給沈清柳留了一個,現在卻覺得,沈清菀也該送一個。
至于沈清夢和沈清芝,她就不願送了。
沈清蘭向母親告假,帶着碧玉即刻出府,仍去買瓷娃娃,遺憾的是,主仆二人在那條街道上轉了好幾圈,也沒見着那個推車的賣貨人,
“小姐,那貨郎推車賣貨,本來就沒個固定地方,怕是不太好遇上,或許是換了路線,或許是今兒有事不擺攤了,咱們該怎麽辦?”
沈清蘭笑道,“這也沒什麽,我想這種瓷娃娃雖然可愛,倒不該是他獨家燒制的,肯定還有鋪子裏有賣的,反正都出來了,咱們去轉一轉,興許能找到。”
碧玉應着,為她攏了攏披風,又要戴兜帽,被沈清蘭拒絕了,“走走路要冒汗,并不覺得冷。”
兩人慢慢沿着街道走,問了幾家鋪子,可惜都不賣瓷娃娃,其中一個掌櫃還十分熱情的解釋,“小姐說的那種瓷娃娃,我知道的,每年七夕前後,賣得非常好,這個時節就少見了。”
“為什麽這個時節少見?”碧玉不解。
沈清蘭已經明白,解釋道,“快春節了,人人講究的是個喜慶,瓷娃娃着色清雅素白,又容易碎,所以買的人少。”
掌櫃的不住稱贊。
兩人失望的離開鋪子,忽見前方一人從樓中走出,匆匆下階,大步遠去,雖然沒回頭看一眼,但沈清蘭忍不住心裏驚訝。
子淵?
那人身形修長挺拔,步伐沉穩矯健,怎麽看都與印象中的子淵八九分相似,可,子淵究竟是什麽人?他也來分寧了?
“小姐?您看什麽?”碧玉見自家小姐突然頓步,好奇的問。
“沒事,我在想,要不,我就不買瓷娃娃了,換成別的算了。”
路過子淵剛才出來的那個鋪子,沈清蘭不動聲色的打量一眼,竟然是家裝潢相當闊氣的珠寶鋪子,不禁愣住,他一個男子,來買首飾?
碧玉問,“小姐,您是想給大小姐買個首飾嗎?這倒正合适的,哪個姑娘家不喜歡首飾?”
沈清蘭心中一動,剛才子淵也是為某個姑娘來買首飾的吧?
她搖頭,“不了,咱們再轉轉。”她往四下張望,伸手一指,“你看前面那家鋪子,店面雖小,看着挺精致的,咱們瞧瞧去。”
進了鋪子,果然見陳列的商品不但五花八門,也确實精致有趣,貴賤大小都有,沈清蘭興致盎然,反複挑選,最後買了一只淡紫色錦囊,裏頭放了一面巴掌大的橢圓銅鏡、一把檀木半月梳以及一根繡纏枝花的淡紫色束發絲帶、兩枚小巧可愛的翠玉雕花簪,雖然不是很值錢,但精巧雅致,也算個入得了眼的小玩意。
買好了滿意的禮物,兩人笑着往回走,沈清蘭心情不錯,将錦囊拿在手裏翻來覆去的欣賞,覺得沈清菀定會喜歡。
忽地,身邊人影一閃,同時手中一空,錦囊不見了,兩人大驚,只見有個人飛也似地沖了過去。
“搶劫!”
沈清蘭脫口而出,提着裙子就追,但她一個養在深閨的小姑娘,哪裏追得上成日裏靠搶奪度日的漢子?很快就氣喘籲籲,越落越遠,再一看,那人早已經到了街道盡頭,很快就要拐彎不見了。
“搶劫!有人搶劫!”
碧玉趕上來,扶着沈清蘭,焦急的大喊。只是不巧的很,今天天氣陰沉,這條街都是買些小女兒物件的,可哪個姑娘家會在這種天氣出來逛街的?因此路邊少有行人。
沈清蘭自認倒黴,卻又無可奈何,喘着氣準備再去那鋪子再買一個算了,突然,她看見那個原本已經拐彎沖進另一條巷子的強盜掉頭又跑了回來,比剛才跑得還要急。
“強盜!看你往哪裏跑!”碧玉豎眉大喊,松開沈清蘭就堵了上去。
沈清蘭卻知道對方去而複返,必定是前方有更厲害的人攔路,他為了脫身必定為所欲為,這個時候碧玉去阻攔,很可能被他一怒之下打傷。
“碧玉,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