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沈清蘭将吃剩的半塊梅花糕丢在盤子裏,頓時梅花三瓣散開,她溫和的笑臉蕩然無存,此刻變得陰沉、雪青,目中是犀利如刀的鄙夷。
“大嫂雖說現在已經嫁為人婦,可也曾經做過閨閣小姐,難道連姑娘家最基本的廉恥之心都沒有了?你在我面前說這些污穢話,難道是鄧家的教養如此?”
鄧氏吓傻了。
她确實是抱着半打趣、半諷刺的心态來的,也早就知道林氏不在,料想沈清蘭一個小女孩再厲害,也不會把她怎麽樣,說不準還會含羞帶臊的默認下來。
眼下這結果,是她打死也沒想到的。
沈清蘭站起身,俯視睥睨她,厲聲喝道,“大嫂以前在娘家怎麽說話做人,沈家管不着,但既然嫁做沈家婦,就該守沈家的規矩!陸公子是大哥的同窗,他登門做客,那是與大哥的交情;再深一層将,陸大人與大伯父是同僚之義,陸公子代父拜訪也無不可,那都是男人之間的事,大嫂故意送來點心羞辱我,安的是什麽心!”
“……”
鄧氏瞠目結舌,她被沈清蘭的目光逼得不敢正視,又環顧四下,發現翡翠和碧玉兩個丫頭也如同炸了毛的小獸,只等主子一聲令下,就會撲上來把她撕碎,又是一陣哆嗦。
“四妹妹誤會了,我只是……”
“大嫂自己出去吧!”
沈清蘭怒火沖天,壓根不願聽鄧氏解釋,大喝一聲逐客,連個送行的丫頭都不指派,自然是不準備讓人送了,說完,看也不看她,拂袖就進內室去了。
沒過多久,翡翠和碧玉進來,“四小姐,大奶奶走了。”
翡翠道,“四小姐,您剛才罵得真痛快!”
碧玉卻仍不滿意,“罵得痛快不如打得痛快!要不是四小姐讓她出去,婢子就要沖過去打人了。”
這會兒,沈清蘭已經冷靜不少,空了半截的心迅速又被煩躁填滿。
“咱們出去走走吧。”她自己系上披風,“小雪……怡情,出去透透氣。”
出了門,翡翠問,“四小姐,咱們去哪裏透氣?”
碧玉眼前忽地閃過顧中楠,提議道,“不如去蘭園吧,上次去的時候正值大雪,咱們這次去欣賞蘭園小雪,說不定另有一番景象。”
“……也好。”
沈清蘭其實也沒想好去哪裏,只是想到陸新明在沈府,鄧氏又那般刻意取笑,就不想在那帶着,只要出了沈府,去哪裏都行,茶樓可以……蘭園也可以。
小雪稀薄,飄飄悠悠,果然別有風情。
今天日子特殊,沈清蘭走了好一段路,未見着一人,冷清清的,倒是将心口怒氣消融了七七八八。
走到一叢冬菊前,沈清蘭停下來,看着幾朵被雪覆蓋的菊花發愣。
“沈四小姐?”背後忽傳來一聲輕呼。
沈清蘭驚醒,回頭一看,發現衛夫人連傘也沒撐,緩緩走來,一步一步,風雅無雙,滿園冬菊雪景都成了她的陪襯。
她訝然、崇敬,一位女子不以年齡漸長而失顏色,不因俗務而失情致,這樣的女子,便早已超脫年齡,令人心動,忙斂裙行禮,“夫人,想不到會在這裏見到您。”
“确實是巧。”衛夫人莞爾一笑,似乎想到什麽,遲疑的問道,“今天小年,沈四小姐怎麽不在家裏?”
沈清蘭冷靜下來後,腦子就轉得快了,陸新明跑到沈家去,衛夫人會不知道嗎?她這麽問,可說是相當委婉有禮貌了,但話中之意還是聽得出來,她在打聽陸新明在沈家的情況,以及沈家的态度。
她笑了下,一臉的純真和羞赧,“讓夫人見笑了,家母讓我以菊作畫,我一時玩心重,想着這蘭園冬菊仍開,就過來看看,都已經來好一陣子了。”
衛夫人微怔,聽這話,她出府得早,還不知道陸新明過去了。
“原來如此,沈四小姐多才多藝,希望将來有機會能欣賞到沈四小姐的丹青佳作。”要是成了一家人,就有機會了。
沈清蘭裝作聽不懂,含羞謙虛,“怕是入不了夫人的眼,倒教您笑話了。”
“這孩子。”衛夫人笑,“與我,不必如此見外。”
沈清蘭乖巧的道謝,答應了,心裏卻想,您是陸新明的姑母,說這話不過是為着陸新明,我既然無意與他,自然不敢當真領這份情。
兩人閑聊幾句,沈清蘭顧忌衛夫人的身份,總是擔心她會突然提起陸新明登門的事,不敢多留,行禮告辭,“夫人,我出門已久,恐母親在家擔心,該回去了。”
衛夫人很高興,想着這會兒陸新明應該還沒離開沈家,她回去的話,兩人應該能見上一面,當即點頭,“也好,別讓沈二太太挂念,過了年,沈四小姐要是有閑,再去陸府坐坐。”
沈清蘭恭恭敬敬的應着,“多謝夫人厚愛,下雪天寒,夫人也請注意身體。”再次行禮,才帶着丫頭離開。
既然知道衛夫人在園子裏,沈清蘭自然不敢再逗留,分別之後,直奔大門。
“四小姐,咱們現在去哪裏?回府嗎?”翡翠小聲問。
沈清蘭重重的嘆了口氣,又發起愁來,她剛出來沒多久,陸新明很可能還在,她不能回去。
“去……街上轉轉吧。”
她揉揉眉心,一擡頭,愕然。
衛長鈞滿面喜色的迎着她走來。
“清蘭,你怎麽在這裏?”
不知為何,沈清蘭突然就心跳加快,微微錯開眼,“我,随便走走。”
衛長鈞凝視她,抿着的薄唇越翹越高,眉梢挑起,眼中閃動一把光芒,輕輕一聲笑,聲音溫柔的像一盞新釀的葡萄酒。
沈清蘭一聽這笑聲,更沮喪了,我正在為不喜歡的人登門而不得已回避,連個去的地方都沒有,你卻是為着什麽事這般喜悅呢?
“子淵,你怎麽又不撐傘?”
衛長鈞愣住,這話不好回答。
說不習慣?那上次為什麽要接受她的好意?
說忘了,難道要她再送一把?她現在三個人兩把傘,要是給自己一把,就剩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