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蘭早在車裏聽到他說話,咬着牙不吭聲,直到馬蹄聲漸遠,才鼓起勇氣從車窗往外看,已只看得見滾滾塵煙中一點黑影。
她望着那一點黑影出神,心茫然若失,好似那馬蹄之後的煙塵彌漫,看似滿滿的,其實空空的。
“小姐……小姐……”碧玉小聲拽她衣袖,自作主張把窗簾放下來,隔斷她的視線。
“嗯。”沈清蘭順勢後靠,緩緩閉眼,語氣悶悶,“聽母親的安排,繼續走吧。”
碧玉沒吭聲,她碰了碰沈清蘭的手,覺得熱氣在一點點褪去,微微一驚,忙取了手套給她戴上,又将絨毯将她裹緊。
“小姐,您是不是……”她壓低聲音試問。
“不是!”沈清蘭甚至都沒聽完她在說什麽,就下意識的否認,那語氣,似乎有些委屈,還有些賭氣。
碧玉和翡翠面面相觑,誰也不敢說話。
沈清蘭确實是委屈的,衛長鈞說走就走,只跟她母親說了句話,卻連跟她招呼都沒打,轉眼就沒影了,她一想到那個黑影,心裏就堵得難受,其實她很清楚,衛長鈞這麽做是對的,就像這段時間以來,他一言一行無可挑剔,是為了不讓林氏對他、也對自己起疑、反感,甚至她也知道自己沒有資格、沒有理由委屈,可還是忍不住悄悄的小小的埋怨他。
你怎能走得如此決絕?
衛長鈞離開後,薛揚的責任更大了,他恨不得圍着車隊跑圈巡防,唯恐有半分差錯。
最後,林氏都過意不去了,親自說話讓他休息,“已經進入申州地界,這一片都很安全,放心吧。”
薛揚撓撓頭,憨笑兩聲,這才老老實實的跟着。
林氏又對趙媽媽嘆,“如今是明明白白了,衛三少爺就是為了蘭姐兒,才送過來的,要不是有軍務……這走都走了,還派人跟着,非要送進家門。”
趙媽媽也不好說什麽。
林氏又道,“他做到這個地步,情義不可謂不誠,将來蘭姐兒嫁到顧家,咱們也就得罪了衛家啊。”
“太太先別想得太長遠,說不準,将來衛家另結了良緣,自然就化解了呢。”
林氏默然。
三天後黃昏,車馬抵達申州州府。
先前在分寧時,林氏還開玩笑說,要提前寫信回來讓沈之逸代沈清蘭準備送給方茹音的禮物,到最後,臨別事多,這話就忘了,途中想起來,覺得不差那幾天了,也就懶得再修書,給丈夫孩子們一個驚喜也不錯,所以,車馬到門口時,府中竟無人出迎。
林氏下了車,站在門前看了看,笑道,“大門緊閉,冷清得很,早知道,還是提前告知歸期的好。”
趙媽媽也笑着登階去拍門,“怕是老爺這會兒不在府裏呢,可能去衙門了,兩位少爺……卻也不好說。”她是知道的,沈之逸和沈之潇都是圈不住的性子。
門房張婆子聞聲開門,探首張望,又驚又喜,“太太、小姐回來了!哎喲,怎麽也沒提前讓婆子準備準備呢,快進來,進來。”打開大門。
林氏笑道,“回家來,要準備什麽,你們該做什麽做什麽罷。”帶着衆人往裏走,她與沈良成親二十餘年,分別時有,但新春總在一起,這一次她帶女兒去看婆母,原本也沒打算留這麽久,所以一趟下來,竟是近半年了,再回到自己家,恍惚中覺得新奇又親切。
“老爺呢?”
“老爺去衙門了。太太不在家,老爺也在家呆不住,初六就去衙門了,早出晚歸的,婆子都覺得辛苦。”
林氏一聽,也心疼起來,甚至自責不該拖到如今才回,丢下丈夫和兒子冷清清過年。
“大少爺和二少爺可在?”
張婆子笑,“大少爺一早就出去了,婆子也不知去了哪裏,不過大少爺和鄭少爺要好,太太不在的時候,兩人也是常來常往的,興許是去了鄭府;二少爺倒是在府裏呢,約莫正在看書。”
鄭少爺是申州刺史鄭昌明之子,兩人自幼相識,年紀相仿,故而往來密切,兩家俱是知情的,一笑而已。
林氏就轉頭和趙媽媽笑,“看來潇兒是長大了。”
趙媽媽也贊,“二少爺越發的懂事了。”
穿過影壁往裏入中庭,就聽到腳步聲匆匆傳來,一聲清朗少年音響起,“母親!母親回來了!”話未落音,就見一個身材修長、眉目清俊的藍衫少年一路小跑過來,向着林氏深深行了個禮。
林氏笑着端詳次子,點頭道,“似乎長高了些許,不錯。”
沈之潇挑眉得意,“可不,孩兒與大哥一樣高了,母親回來怎麽不提前寫信來?孩子也好出城迎接。”
林氏故意哼道,“我便是特意不寫信的,要看看你們兄弟在家都做些什麽,可有背着我胡鬧?”
“……咳咳。”沈之潇尴尬的低頭,“母親別吓孩兒,母親不在時,父親管教極嚴,孩兒每日功課一絲也不敢落下,哪敢胡鬧?”
林氏大笑,甚為滿意。
沈清蘭卻不滿意了,哼道,“功課大概不曾落下,不過,心就不知跑哪裏去了?連親妹妹都忘了,我在這站了半天,理也不理我,這樣的哥哥要來何用?”
沈之潇一出來就在和林氏說話,這會兒見妹子生氣,大驚失色,忙過來連連作揖,“蘭兒,蘭兒,我的好妹子,二哥知錯了,你大人大量,便饒了二哥這回吧。”
衆人一通哄笑。
沈清蘭本想再戲耍他,但也繃不住笑出聲,只得指着後面箱子道,“二哥若要彌補,就幫着把妹妹的箱子搬進去。”
沈之潇極疼愛這個妹妹,當即應下,“若能叫妹妹不生氣,搬箱子算什麽。”立即讓下人們別搬了,他一會親自搬。
林氏素來知道他們兄妹感情好,愛玩鬧,反正已經回到家了,關起門來由着他們折騰,也只笑一笑,徑直往裏去。
“沈太太,沈四小姐。”
薛揚一直不聲不響的跟着,這會兒見他們到了家,見到親人,就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