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劉嬌芸又是一陣笑,“好啊,那我就等着沈小姐了,我想,沈小姐會如約而至的,畢竟,我想和沈小姐聊的話題,沈小姐會有興趣的。”
沈清蘭一愣。
劉嬌芸又補了一句,“我記得曾經邀請過沈小姐,說有事相告,可惜,沈小姐拒絕了,這一次,大概不會再失信吧?”說罷,笑着放下簾子,隔絕了身影。
沈清蘭,“……”
曾經?
猛然間,她隐隐約約地想起,似乎确實有這麽回事,但是什麽時候、為着什麽事都已忘記。
對面的馬車已經從旁邊過去,沈清蘭困惑不已,吩咐馬車繼續前行,要是碧玉或者翡翠在,一定會問東問西、甚至自己分析起來,冬梅也覺得好奇,但她素來少言,抿了抿嘴,安靜地呆着。
到家之後,沈清蘭就沒空多想了,翡翠帶着囡囡過來了,已經等了好一會。
沈清蘭十分抱歉,将心事甩開,逗着囡囡玩起來。
囡囡道,“沈姐姐,囡囡有名字啦!”
“哦,囡囡現在叫什麽啊?”沈清蘭瞟了眼翡翠,心中明了,笑問。
“徐明珠。”囡囡得意地說,“爹爹說,我是他的掌上明珠!好聽嗎?”
沈清蘭驚訝得合不攏嘴,“好聽!特別好聽!”
囡囡很開心,主動跳起舞來,跳完舞又唱歌,歡笑不斷,直到累極了,爬到翡翠身上,窩在她懷裏,閉眼就睡着了。
沈清蘭失笑,“……囡囡變了很多,更快樂,更可愛了!”
翡翠答道,“可不嘛,每天叽叽喳喳地,不是唱就是跳,也不知道哪來那麽大精神,飯也吃得多了。剛才小姐回來前,太太給準備的點心。囡囡一個人吃了十個餃子,婢子攔得攔不住,看得太太直咂舌,還以為婢子平時虐待囡囡呢。”
她将囡囡放在床上,小心翼翼捋順鬓邊散開的頭發,又順手拿了旁邊一塊枕巾蓋着她肚子,一連串動作下來,熟練自然,溫柔輕巧。
沈清蘭噗嗤一笑,坐在旁邊端詳翡翠,笑道,“翡翠,你也變了。”
翡翠撇嘴,“小姐是嘲笑婢子變成老媽子了吧?”
“怎麽能叫老媽子呢?我的翡翠漂亮可愛、溫柔體貼,賢惠懂事,還善于帶孩子……”
“咦?不對吧?”翡翠一開始還聽得挺美的,越往後越覺得不對勁,臉都紅成了猴屁股,“小姐,您還是在取笑婢子!”
由于囡囡就在旁邊睡着,兩人輕聲笑鬧一陣就停了。
沈清蘭道,“囡囡已經改稱呼了,看來她和徐戶書相處不錯呀。”
翡翠彎着眼睛笑,溫柔和歡喜都溢出來了,“是啊,成天就是爹爹長、爹爹短,早上送行都要送到巷子口去,晚上也非去巷子口接,有一次,還纏着婢子跟去衙門,婢子哪裏肯去?囡囡為此還鬧了一場。”
“徐戶書的付出終于等來了收獲,功德圓滿啊。”沈清蘭又問,“已經認了宗室了?”
一聽這個,翡翠搬了自己凳子靠近沈清蘭,聲音也往下壓了壓,神神秘秘的樣子。
“應該算是認了吧。小姐,您也知道,徐昭和徐判司是宗親吧,就是幾天前,徐昭帶着囡囡去祠堂磕頭了,還請了幾位徐家長輩喝茶作證,修改族譜。”
沈清蘭有些吃驚,她雖那麽問,卻也沒抱希望徐昭會為囡囡做到這一步,畢竟不是親生的,時下認義子義女的現象很常見,多是兩家為了結誼結親的一種手段,又或是憐憫、或是某種責任,卻也不過是給吃給住的撫養罷了,像徐昭這樣費心費力培養感情、儀式齊全地修改族譜,實屬罕見。
“徐家都同意了?”
“過程挺曲折的,婢子當時也在,許多人都不同意,那個徐判司反對得尤其兇,不過,徐昭态度十分堅決,半步不讓,到最後,半數以上通過,徐判司不同意也沒轍,還是改了族譜。”
翡翠回想起當時情景,依舊如在眼前,感慨不已。
沈清蘭聽罷,也是唏噓。
翡翠又說了些囡囡在徐家的日常小趣事,兩人一起笑一笑,笑完,翡翠幾番偷看沈清蘭,不知是想說什麽呢,還是觀察沈清蘭的神色,可過了好一陣,似乎沒看出什麽不妥,也沒說什麽話。
眼見天色不早,囡囡翻了個身,似乎快要醒了,沈清蘭還是沒反應,翡翠忍不住了,吭吭唧唧地開口了。
“那,小姐,婢子……婢子……”
“嗯?你怎麽啦?”沈清蘭困惑地問。
翡翠再三猶豫,小聲問,“婢子什麽時候回來?”
沈清蘭似乎沒明白她的意思,不說話,用眼神詢問。
翡翠又紅了臉,像是焦急,“當初讓婢子去徐家,不是因為囡囡哭鬧嗎?現在,囡囡和徐昭相處好了,那婢子,是不是就不用再去了?”
“哦—”沈清蘭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很認真地點頭,“我都忘了這個事,多虧你提醒我啊,你說的對,既然這樣,那你就……”
翡翠的紅臉霎時就白了。
沈清蘭卻在關鍵時刻停下來,後面半句沒動靜了。
巧的是,不早不晚,冬梅進來,說徐戶書來接翡翠和囡囡回去,就在前廳等着。
翡翠倏地直着眼盯沈清蘭,十指緊扣。
沈清蘭歪頭聽冬梅說完,忽而舒眉一笑,像是才回過神來,“啊,那你就跟徐昭提一句吧,看他什麽意思,對了,還得問問囡囡,你……明白吧?”
翡翠呆呆的,像是似懂非懂。
沈清蘭點了下她的額頭,嗔笑,“小傻瓜,你回是不回,徐戶書不得表個态?”
翡翠低頭不語。
沈清蘭笑,“你先跟他回去,這事兒,不僅你自己要問,我和太太都得問問徐戶書和囡囡的意思,不急在一天。”
翡翠小聲“哦”了句,再不吭聲了,她抱着囡囡走的時候,囡囡還在迷糊中,眯着眼摟住她的脖子,摸索着在她臉上親了親,含糊說道,“翡翠,咱們回家去呀,咱們起找爹爹,不分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