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板做好了,孩子們也被接回來了,雖然去接人的兩步一摔,弄得渾身是雪,幸好大家早有準備,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上來就能操縱滑雪板,身上都披了一層雨衣塑料布,不至于濕了棉衣凍個半死。
“幸好咱們去的早,學校裏面倒是還沒有斷糧,就是冷。”蕭四水兩口子跌跌撞撞把自家孩子給接了回來後,在寨子裏唏噓:“你們沒看見,一個宿舍裏的孩子全都擠在幾張床上,所有的棉被全都蓋在一塊兒,抱團兒取暖,看的我眼淚當時就掉下來了。”
一說是來接孩子的,學校那邊真是巴不得,确認了家長身份之後,立刻就讓帶着孩子走了,少一個人學校就少一點負擔,至于什麽時候再開課,學校那邊也沒個定論,只怕得等着這場嚴寒過去再說了。
蕭家寨子的做法很快就傳開了,人們開始有樣學樣,這幾天就經常看到腳上綁着滑雪板跌跌撞撞在外面練習滑雪的人,有些比較靈巧的已經能滑的像模像樣了。
有了交通工具,家長們很快就把孩子們都接走了,學校開始正式關門放假,什麽時候恢複教學要等通知。
因為實在太冷,寨子裏的人若非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都不願意外出,相熟的左鄰右舍就開始湊在一起打牌消磨時間,約好了今天在你家明天去我家,還能節約一些取暖用的煤炭。
秦笙盤腿坐在熱乎乎的炕頭上,腰腹部位還蓋着被子,手裏捧着熱乎乎的紅糖姜湯看蕭梧他們圍着爐子鬥地主,張彩雲也脫了鞋坐在炕上,正在整理一個毛線團。
“這麽冷的天,也不知道我娘家那邊什麽情況。”張彩雲整理着毛線,忽然說。
她娘家在邊疆那邊,冬天本來就冷,今年氣溫又是這個樣子,只怕這個冬天不好過。她這些天整宿整宿的睡不好,一閉眼就看見自家父母挨餓受凍的樣子,偏偏繼手機信號失靈後,電話線也因為雪災和寒潮的到來被損毀了,連個電話都打不通。
“我們都能想到大家湊一塊兒節約煤炭取暖,其他人還能想不到?”秦笙覺得張彩雲是關心則亂,這才是末世第一年呢,還遠不到絕望的時候:“你不是說給家裏面打過電話,叫多預備一些煤炭糧食嗎?”
“我是說過。”張彩雲嘆了口氣:“可是後來我又想着,他們老兩口守着那麽多煤炭和糧食,能不能守得住啊?這人要是被逼到絕境了,可是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秦笙也明白張彩雲的擔心,可是這種事情除了擔心,他們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蕭梧從爐子底下的煤渣土裏邊扒拉出幾個烤紅薯來,用紙墊着給她們送過來:“剝了皮吃,小心燙!”
“咱們寨子這條件真是沒的說了。”蕭志軍那邊手氣不怎麽好,連着好幾輪都輸了,索性擺擺手不玩了,轉而說起話來:“好歹秋糧入庫了,我聽說很多地方日子不大好過,玉米在雹災和旱災中毀了,補種的土豆紅薯長的倒是不錯,可還沒收獲呢,就被這場大雪給埋在下面了,扒開雪找吧,那土凍的跟石頭似的!”
張老為了玩牌還專門戴上了老花鏡,別看一把年紀了,搶地主可厲害,這幾輪他淨贏了,贏回來的賭注,一大把炒花生就堆在面前,他老人家慢悠悠一個一個的剝着,聽到蕭志軍的話:“東西只是被埋在雪地裏了,不怕冷不怕累還是能收獲一些回來的,更難的是城裏住樓房的那些人。”
城市供暖還沒有正式啓動,現在這個情況,想要啓動只怕也有點難,鄉下還能自己燒爐子燒火炕,樓上的居民要怎麽辦?要是還不能及時供暖,大概就只能弄個盆,弄些木柴煤炭做個火盆一家人圍着了。
“城市供暖是一定會啓動的,國家不會看着大家眼睜睜凍死。”蕭梧又扒拉出幾個烤的香噴噴的紅薯來分給大家:“只不過今年冷的不同尋常,供熱公司就算日夜不停的燒只怕也将将保證不會凍死人。”
還想跟往年一樣室溫保持在二十多度,那是不可能的!穿着棉衣能抗住了就偷着樂吧!
“晌午都在這兒吃吧!”老太太那邊已經張羅着做飯了,這麽多人,要做的太精細了也不可能,熬個白菜,裏面加一些泡發的蘑菇和五花肉進去,熱騰騰的吃下去別提多舒服了!兩合面的大饅頭,玉米面粥,再加上自家腌制的醬菜,簡單又實惠的一頓飯就齊活了。
“不用不用,我們還是回家吃去!”周大娘連忙拒絕,在人家家裏蹭爐火和溫度就已經很不好意思了,怎麽能連蹭飯也一起了呢?這年頭誰家的糧食不金貴啊?
“跟我們還客氣個啥,又沒啥好吃的,就是熬白菜!”老太太硬拉着不讓走:“你們回去還得生爐子,要等着屋子暖和了還得一陣子工夫呢,幹脆就在這兒吃了,下午繼續在這兒呆着,等晚上回去燒火做飯順便把炕頭燒熱了,就能直接睡覺了。”
秦笙這幾天身上來了親戚,懶洋洋的不願意動彈,這會兒也跟着留客:“我媽說的對!就在這兒吃吧,要是過意不去,改天輪到別人家的時候再吃回來呗!這會兒再回去做飯,又冷又麻煩的。”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張老和周大娘也就不再堅持了,至于姑姑一家,都是實在親戚,更加不會在意這點事兒了。
“你們家這是啥時候儲存的大白菜啊?”姑姑幫着做飯,切着水靈靈的大白菜一臉羨慕:“地裏的白菜苗才巴掌高呢就下雪了,我還想着今年是吃不上白菜了。”
“自家種的!”老太太樂呵呵的說:“咱家不是有溫室嗎?不光大白菜,還種了菠菜油菜蘿蔔啥的,長的還挺好。對了,下午你們回去的時候都帶點回去,今年這冬天綠葉子菜只怕不好買。”
張老很好奇:“你們那溫室已經能出菜了?上回我來看才剛建成吧?這菜長的挺快的啊!”
秦笙卻有點心虛,本來就是從空間裏挪出來的半大菜苗,直接省略了前面幼生期了,長的能不快嗎?
蕭梧含糊其辭:“我們以前也沒種過,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張老要是有興趣,趁着還沒吃飯咱們上溫室看看去?”
張老很有興致的一揮手:“走!看看去!說不定是發生了變異,縮短了生長周期呢,這可是個好消息啊!”
蕭志軍對溫室也很感興趣,老少三個男人就穿戴好了去了院子裏的溫室。
一進溫室,撲面就是一股泥土的味道,混着各種青菜的味道,放眼望去,不大的溫室裏裏被劃分成了好幾個整整齊齊的格子,種着不同種類的蔬菜。
“我記得大棚裏面都是很暖和的啊,都穿不住棉衣。”蕭志軍感受了一下溫室裏的溫度,頂多不超過十度:“你這兒溫度不行啊!”
“你沒看到這裏面種的都是耐寒的作物?”蕭梧蹲下去拔了棵蘿蔔出來,就着溫室裏的水龍頭洗了洗,掰開分給兩人:“太陽不大出來,光照本來就不充足,要維持作物生長需要的溫度不容易,我這還是晝夜不停地燒着爐子維持溫度呢,也只能種一些耐寒的作物。”
蕭志軍咬了一口蘿蔔,帶着點微甜微辣,口感很不錯:“光這麽一個溫室需要的溫度就得耗費不少的煤炭啊!就這還真沒幾戶人家消費得起的。”他原本還想着也弄一個溫室呢,看這樣子幹脆打消了念頭。
“建造溫室是很有必要的。”張老卻在這時候開口:“如果不能攝取足夠的蔬菜,我們的身體會很容易出問題的,比如缺乏維生素造成的壞血症。一家一戶支撐這樣一個溫室有點困難,但是幾戶人家合夥供應一個呢?就像合作取暖一樣,一家省一點煤炭,總能支撐起一個溫室來吧?到時候産出的蔬菜可以幾戶人家共享。”
“張老這個提議很不錯!”蕭梧贊同的說:“表哥你不如跟左鄰右舍商量一下,幾戶人家弄一個小溫室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至于他這裏,本來就是為了給秦笙的空間打掩護的,實在不方便讓別人加入進來,就把陸樂年拉出來充當擋箭牌:“你像我這個溫室,其實就是我跟我那朋友合夥共有的,他儲存的煤炭眼下都由我支配着呢!”
“我就說你怎麽燒起炭來這麽大方,原來是有合夥人!”蕭志軍恍然大悟,倒是真的對這個提議挺感興趣:“等我回去找他們商量商量,我覺得這事兒應該有門兒!”
等他們從溫室裏回到屋裏,午飯已經做好了,熱騰騰的熬白菜裝了一大盆擺在桌子正中央,還有一小盤脆生生的醬黃瓜,淋了香油和醋的腌芥絲,黃澄澄的玉米面粥冒着袅袅熱氣。
“回來了?趕緊洗手吃飯!”老太太樂呵呵的招呼他們,拿着一把筷子正在分筷子:“沒啥好東西,都別客氣啊!”
幾個人才洗了手落座準備吃飯,秦笙家養的大白鵝忽然“嘎嘎”的叫喚了起來,緊跟着其他鵝也伸長了脖子加入了進去。
“哎呦!”外頭有人發出一聲驚呼:“別過來別過來!救命啊!大鵝要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