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渝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貧瘠,民風剽悍,之前大渝兵就時不時騷擾邊境,彙川首當其沖,百姓苦不堪言。謝玉到任後,打聽到是個世家出身的侯爺,只打了一次西夏,還是跟在林燮後頭,平日裏不過在京城裏閑逛,便更加肆無忌憚起來,白日裏便縱馬搶糧燒房放火殺人,等彙川軍趕到時,就只有滿地狼藉,生靈塗炭。幸存的人哭跪在謝玉面前,求謝玉為他們死去的家人報仇。
謝玉本就窩火,現在又被推到風口浪尖,決意與大渝一戰。
開戰不是小事,彙川守軍也不多,不足以與大渝正面對抗。謝玉先寫軍報向金陵求援,誰知接連幾封軍報皆石沉大海,毫無回音。彙川守軍整日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殊不知從彙川出去的每一封信都被截下,送到千裏之外大渝主帥的軍帳之中。幾位大渝将領就着好酒好肉把沾着送信軍士鮮血的軍報和酒吞下,狂妄的笑聲在夜裏肆無忌憚地傳播,震得軍帳內外簾幕飄搖。燭火映着幾人的影子照到帳幕上仿佛鬼魅,張牙舞爪,嚣張跋扈。
恍惚間這鬼魅的影子仿佛多起來,開始重疊。忽得簾幕嘶啦嘶啦幾聲裂開,幾個黑衣人仿佛憑空變出來似的,短衣襟小打扮,身形如燕,目光如炬。衆将領酒肉吃多,來不及反應,眼見着一把把明晃晃的匕首閃電一般橫過眼前,接着白光帶着透明的紅閃過,突然間就覺得地面或遠或近,耳邊的聲音也瞬間靜止。
帳外巡邏的軍士路過,發現帳前竟無人站崗,帳內寂然無聲,察覺有異,闖入帳內查看,被眼前的情景驚得說不出話來。本應在帳外站崗的軍士此時和帳內所有将領一樣橫七豎八倒在血泊之中,帳中地上插了一柄劍,劍穗上挂着一面旗,展開看了,一個大大的“謝”字紅得刺眼。
大渝四品以上将領共九位,軍階最高的是二品兵馬元帥,一夜之間被悄無聲息一刀割喉,盡數斃命。慘劇發生在大渝軍的大後方,刺客不知道用什麽方法,從大梁邊境避過千裏渝軍屏障,深入腹地,一擊而中,事後還全身而退。消息傳回到大渝,舉國震驚。
大渝皇帝惱羞成怒,即刻發兵八萬攻打彙川,看準謝玉來不及請援兵,誓要用謝玉人頭血祭渝旗。謝玉守城軍只有五千,自然緊閉城門,城外百姓早早退到城裏。大渝軍遠道來此,正值疲累,剛要休整,七萬赤焰軍仿佛從天而降,精神百倍沖入敵陣,瞬間就殺得大渝軍人仰馬翻,丢盔棄甲,扔下數千具屍體狼狽退出百裏開外。未及喘氣,四下裏喊殺聲震天,地陷一般湧出數以萬計的大梁軍士搖起“李”字、“楊”字旗吶喊,精兵強将皆沖鋒陷陣,斬敵于刀口馬下,說話間,赤焰軍也追擊至此,兩下合攏,将大渝軍團團圍住,激戰兩天一夜,全殲敵軍。
大渝此役又損失良将數十位,精兵數萬,已經傷筋動骨,不得已派使者向大梁遞了降書順表,願納貢稱臣。梁帝高興,連下兩道聖旨加封尚在彙川守城的謝玉,謝玉從四品武衛将軍升至三品平南将軍,一個時辰之後又升至二品鎮南将軍。林燮、李重安和楊昭南部克敵有功,分別加升一級。聶簡不解,私下問林燮,為何謝玉連升兩級。林燮道,謝玉是真正的帥才,看的是全局。他守彙川只是個幌子,一開始就是沖着大渝去的。他啓程後不過一日,赤焰軍,李重安部,楊昭南部就分別奉旨繞路去彙川會合,只等大渝來襲,來個以逸待勞,甕中捉鼈。而暗殺大渝将領的那一夥人,則是随同謝玉一同出發,繞遠路長途奔襲數千裏到主帳後方,實施刺殺。這群刺客連他也不知道是謝玉什麽時候訓練的,真是深藏不露。末了,林燮感嘆道,這個計策制定得十分缜密大膽,除了刺殺者有可能回不來外,幾乎沒有疏漏的地方。
謝玉經此役,一戰成名。彙川城上高高飄揚的“謝”字軍旗,成了彙川城的主心骨。皇帝下旨允他提前返京休整,但彙川百姓齊齊跪在城門口,希望謝玉多守些時日。謝玉無法,請旨皇帝,既然之前的旨意是守城一年,不如遂了百姓心願,皇帝見民心如此,甚是欣慰,便允了。
到了交接換防時,皇帝體恤彙川百姓,派了楊越接替謝玉。百姓打聽到楊将軍也參加了之前對大渝的血戰,并且還是謝将軍的表兄,自然當成自家人,歡欣鼓舞。謝玉走時,百姓齊齊舉了“謝”字旗,一直送出十裏開外。
謝玉回到金陵時,皇帝親率百官在城外迎接。謝玉受寵若驚,遠遠地翻身下馬大踏步到皇帝面前跪拜,皇帝哈哈大笑,雙手扶起謝玉道:“朕等你好久,謝卿勞苦功高,與朕同辇而歸,何如?”此言一出,衆人皆面上一驚,謝玉直呼不敢。皇帝見此,又伸手拉住林燮,向衆臣誇耀道,我大梁有林燮開朝建功,有謝玉固疆衛土,有将如此,朕可高枕無憂矣,如今不過同車而行,有什麽不敢。說着,一手牽着一個,都拉上皇帝車辇,林燮并未推辭,謝玉見了,便也斜簽着身子坐到皇帝左邊。兩個人一左一右坐到皇帝兩邊,乘着車辇回京。
宴席早就備好,就在長樂殿,皇帝特允了女眷出席。謝玉一眼就看到莅陽守在殿前,與晉陽并列站在一起,站在所有女眷之前。看到自己與林燮并排走在皇帝後邊,謝玉敏銳地覺察出莅陽的眼神裏閃出不一樣的光輝,迎着那光輝走過去,謝玉覺得,自己為此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