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聽到“子淵”兩個字,臉色不太好,好歹沒說什麽,算是認可。
沈清蘭心中大喜,沒想到這麽順利就把親事定下來了,這還真得感謝父親這個大助力。
“蘭兒,你先回去,我和你父親說說話。”
沈清蘭略顯緊張,剛才林氏答應親事,很可能是顧着自己的面子随口一說,只等自己走開,她就要再次和沈良說明真實想法,親事不允。
“是。”
再不樂意,沈清蘭也不能賴着不走,她總不能一直在這守着,可再一琢磨,她又眼睛一亮,想出應對法子來了。
回到院子,沈清蘭徑直去看碧玉,秋月和冬梅也都在旁邊陪着,三人見她滿面含笑地進來,不由得面面相觑。
“小姐,又有什麽事嗎?”碧玉好奇地問。
沈清蘭坦蕩又真誠地笑道,“确實有一樁大事,一樁大喜事!正好你們都在,也省得我反複說了,母親剛才給碧玉訂了親事,碧玉要嫁人了,你們說,是不是大喜事?”
碧玉張大嘴,“……”
秋月和冬梅忙道喜,問許給誰了。
沈清蘭笑,“薛揚,你們也都認得。”
秋月拍手,“太太可真會挑人,薛揚這小夥子長得俊,人踏實又會功夫,碧玉跟着他,沒錯了。”
碧玉又驚又喜地望着沈清蘭,她簡直不敢置信太太會輕易答應,可沈清蘭的表情看上去不像作假。
沈清蘭逗秋月,“你要是羨慕,我也去說一聲,讓母親給你也找個好的。”
秋月連連擺手,大家都笑起來。
沈清蘭看着場面打開,開始吩咐,“今天碧玉受傷,事薛揚攙扶回來的,不僅咱們府裏上上下下的人都看到了,只怕會州城的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母親的意思是,為了碧玉的清白,不但要盡快把兩人定親的消息放出去,親事也宜早不宜遲,碧玉是我身邊的人,她成親,準備事項理當我來做,翡翠眼下不在,好在你們倆來了,既然趕上,那就得幹活,從現在開始,采買、縫制等事情,都要利利索索地完成。”
秋月和冬梅異口同聲,“小姐放心。”
碧玉紅透了臉,低着頭,雙手絞着帕子,一語不發,只有抿嘴的唇角往上翹起,才叫人猜出是在笑。
這一晚,沈清蘭遲遲未睡,列了一張長長的清單,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婚嫁之物都寫了上去。
次日一早,沈清蘭就先把秋月和冬梅都打發了出去,交代她們倆對照清單去采購,臨走時,還不忘提醒她們,“東西太多,我怕你們倆太累,去了前院,看看誰得閑,就拉着一起去,這是咱們府裏的喜事,大家都要忙起來。”
交代完畢,自己這才收拾收拾,去給林氏請安。
去得早,沈良還沒去衙門,齊姨娘和郭姨娘都已經到了,一起坐着說話,沈清蘭笑容洋溢地進去了。
“父親,母親。”
“怎麽一個人過來?”林氏往門外看了兩眼,不見有人跟着,“秋月和冬梅呢?留一個看着碧玉就夠了,你身邊也得跟着一個。”
沈清蘭嘻笑,“她們倆本來是要跟着的,只是我給她們安排活了,這會兒都出府去了。”
“這麽早出府?做什麽?”林氏問。
“準備碧玉的嫁妝啊。”沈清蘭笑,“府裏人人都知道母親把碧玉許給薛揚了,都給碧玉道喜呢,我想着母親平時太忙,碧玉的嫁妝我就早點準備吧。”
林氏大驚失色,欲言又止。
郭姨娘驚喜地笑,“原來太太促成了一樁好姻緣,那我也得準備添箱禮了。”
齊姨娘神色淡淡,語氣倒是還好,“府上很久沒有辦喜事了,是該熱鬧熱鬧,我一會回去也好好翻翻箱底,索性把兩份禮一起送了。”
郭姨娘詫異,“怎麽是兩份禮?”
“成親是一禮,十月之後,生孩子不也得送禮?”
衆人神色頓變。
林氏擺擺手,壓着心頭煩躁,“添箱是個心意,想送什麽就送什麽吧,好了,你們都去吧。”
齊姨娘半垂着眉眼,起身告辭,郭姨娘也只好跟着出去。
沈清蘭心情則好得很,主動給林氏斟了茶,才恨不得連蹦帶跳地出門去,她當然明白,林氏這次又是被情勢牽着,無奈之下才承認,但無論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親口說出的話,就沒法再收回去了,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多,親事不能再變了。
她回去和碧玉一說,碧玉紅着臉悶了好一會,才說,“小姐這樣逼太太,會惹太太生氣的。”
“我哪裏逼得了她呀。”沈清蘭死不認賬,一臉的正氣凜然,“是母親親口許的親事,你記得到時候多磕兩個頭感謝就是了。”
碧玉輕聲道,“這是自然。”耳朵燒得慌。
過了會,碧玉又道,“齊姨娘,如今變得與以前判若兩人。”
提到這個,沈清蘭臉上的笑容收了幾分,“她如今說話全無顧忌,當着大家的面就故意說生孩子的事,也不知這樣是想紮誰的心?”
碧玉皺眉不悅,“孩子的事,沒人虧待她,她卻因此耿耿于懷,甚至變得猙獰可怖,婢子很擔心,擔心再這樣下去……”
“我再多去開解開解吧。”
沈清蘭對此也十分無奈,親自下廚、每天陪聊都毫無效果,也曾将囡囡帶回來,希望給她籍懷,誰知道結果反而變本加厲,如今,她也不知道還有什麽法子了。
午後,秋月和冬梅帶着七七八八一大車東西滿載而歸。
沈清蘭很大方,直接把東西都放進碧玉的屋子,大家就在她這屋子裏整理,該歸箱的歸箱,該裁剪的就裁剪,主仆幾個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做針線,不亦樂乎。
衛長鈞就是在這個時候進了沈府,他帶着薛揚來的,與沈良一起。
沈良顯然非常高興,拉着他并肩而行,眉飛色舞,“子淵,自從你去京城,你我許久未見了,來來來,今天咱爺倆好好喝幾杯。”
衛長鈞笑,“定然陪伯父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