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賈政想分家,也不是一時就能辦的事情,王夫人在賈政這裏使力氣,也沒少給賈赦添堵的,畢竟若是讓賈赦拿銀子拿的太過痛快,只怕因為老太太對大房态度有所改變。讓賈赦意識不到分家的好處。
有老太太反對分家,賈赦那邊也不痛快,光一個賈政提出來,也是沒有可能分成家的,以往為了安撫賈赦,少不了讓他安分一些,王夫人也沒太苛待他花用。
可現在王夫人幾乎每次賈赦花用銀子,都要去老太太跟前說道說道,“老太太也是知道的,我們老爺在外需要銀子的時候多,每年花用都要比在京城多一些。
“我也原想着我們在京城,有時候老爺不趁手,拿銀子不方便,便通知了我那嫁進薛家的妹妹先接濟着老爺先用。
“到底是要還薛家的銀子,回頭我們榮國府年節的時候也是要支取了銀子還給薛家。
“只這銀子每年從公中取出來還給薛家的數目不小,到底還是讓大老爺不滿了,我看着也不是為了維持榮國府人脈花用,可最近也沒少從公中拿銀子。
“這若是幾十兩,一百的銀子,兒媳也不是不讓大老爺取,只每次都是一兩千,就算是那幾年榮國府光景好,府裏花用銀子的時候也不多。
“每年進來的銀子刨除了那些瑣事花用,剩下的銀子兒媳也沒動,都留着呢,可就這樣也不夠大老爺這麽敗家的呀。
“且不說琏兒也是出了孝的,兒媳最近也是要将琏兒那份聘禮準備起來了,這又是一筆銀子,再讓大老爺如此下去,這家裏哪還能攢下什麽銀子的。”
老太太聽了這話頗為不高興,王夫人也怕老太太怪她不會管家,因為從她醒過來之後,起了分家的心思,自然沒再從公中撈銀子,免得老太太查賬看出些什麽。
如今就是那幾年的賬,王夫人也是抹平了自己的痕跡,并不怕老太太查的,自然是敢讓老太太看賬單的。
如今老太太見王夫人如此理直氣壯,自然信了幾分,如今又是看了賬單,這火氣一個勁兒的往上冒。
“胡鬧!去将您們大老爺叫過來,難道是當初他祖母留給他的那些個古董不夠他遭踏的嗎?
“又不知道托了哪個狐朋狗友的手買的東西,是真是假還不知道呢,他倒是不追究的,只管花銀子就是了。
“如今家裏哪哪不是用錢,正是緊要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拿那麽多銀子出去幹什麽,是不是早就不滿我了?”
大老爺最近除了無聊又想買個什麽東西之外,其實對于史大爺的事情也怕被人扒出來,便一直沒出去應酬,乖乖的待在家裏,還真沒鬼混。
如今猛不丁的老太太派了鴛鴦過來叫他,心裏咯噔一下,莫不是他又做了什麽惹老太太生氣了?
這讓他心裏也嘀咕,只老太太那邊催得緊,他也只能過去一趟了。“兒子最近也沒惹什麽事兒呀,老太太找兒子過來有什麽事嗎?”
“好一個沒惹事兒,你看看你都做了什麽,你看看,你整天在家裏吃香喝辣的不夠,還要拿了銀子出去禍禍,你說,你拿那麽多銀子幹什麽?!”
老太太一邊怒吼,一邊将賬冊扔到賈赦臉上,這賬冊也不薄,一下子讓賈赦吃痛,“嘶,疼,老太太何必如此動怒,不過是支點銀子花花罷了,是不是有人在老太太耳邊嚼舌根了。”
說着賈赦還順便不懷好意的看了一眼王夫人,王夫人也不接話,只低眉順眼當沒看見賈赦的眼神。
王夫人這個态度也是讓賈赦認定了就是王夫人說他壞話了,又是說道,“我一個一等将軍,也是要應酬的,支點銀子怎麽了,二弟每年支的銀子可比我多了。”
老太太見賈赦絲毫沒有悔改的跡象,更是生氣,“那能一樣嗎?你弟弟在外做官,不打點上下如何做事,那銀子都是花到正道上的,你呢,除了買那幾把破扇子,有什麽用處。”
賈赦聽了這話,就更不服氣了,憑什麽賈政用銀子,他用銀子就不成,他偏不,嘴硬的說道,“哪裏沒用處,起碼好看,值得收藏,我高興,老太太若是沒其他的事情找我,那我就先走了,我還約了柳兄一起賞畫呢。
“有些人別以為管了幾年的家就真當這榮國府的一切就是自己的了,要說這榮國府的爵位是我的,就是分家,這大頭也是我的,我拿自己的銀子花,有什麽錯?”
賈赦本就是個混不吝的性子,再加上不想讓二房多占便宜,自然也是大手大腳花錢,沒分家,誰都可以取銀子不是,少不了覺得王夫人多管閑事了。
不得不說之前王夫人也是有意為之,為的也是讓老太太看明白,無論她這個家當的多好,大房都不記她的好來,大房和二房是不可能平安無事,一旦涉及到利益,随時都有可能争起來。
王夫人也不指望着一次兩次就能讓賈赦想到分家的事情,這次能讓賈赦提起分家這話,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眼看着老太太又拿賈赦沒有辦法,少不得要給老太太留個臺階下,讓老太太心裏更偏着二房一些。
“老太太也別氣了,大概也是往日裏我哪裏做的不周到,得罪了他也未可知,這才借着這個筏子敲打我呢。”
老太太被氣的臉都紅了,“你也別給他找借口,他什麽性子我不知道,我看這事就是他小心眼兒了,你顧慮的地方哪裏不對,琏兒不是他兒子?
“這婚事也沒見他上過心,平日裏也沒阻攔他用銀子的,不過是因着府裏一時周轉不開,他就在這點子微末的事情也要計較一下,多大的人了,還沒個大局觀的。
“以後他要是再取上千兩的銀子,不,超過五百兩的銀子也不給支,他要是找你說理,就說是我說的。”
這次老太太也是氣狠了的,直接發話,以後大老爺再取銀子,超過限額的銀子就不給支。
作者有話要說:嗯,到底老太爺是賈政和賈赦的親舅舅,這是要守孝七個月的,
侄孫我查了也是要戴孝的,至于具體受多少天,我查了之後沒有具體的時間,便先規定最多三個月,最少也得一個月,反正得守吧
還有元春,也是因為端親王府都是注重名聲,又低調,尤其是古代重孝,在孝道上面,為了不給人留把柄,元春也跟着守一波孝,博個好名聲,也沒有什麽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