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自那日皇宮家宴後, 傳言甚嚣塵上, 王妃當年作為替身進王府, 義安郡主才是晉王真正心坎上的人。
萬安宮的人聽見,回來學給顧如約聽, 顧如約反應平淡,似乎沒放在心上。
沉香和貞兒去內務府領取太監宮女的月例銀,一路上宮人們竊竊私語, 貞兒性子直爽,喊住兩個私下裏議論的宮女,問;“你們适才說什麽?”
兩個宮女私下裏的話被人聽了去, 認識沉香和貞兒兩個人是萬安宮的, 不由惶恐, 抵賴不了, 其中一個宮女機靈, 說;“兩位姐姐,我們也是聽人說的, 說東宮住的義安郡主冊封為貴妃, 宮裏都傳遍了,不知是真是假。”
沉香這些年跟着王妃, 經歷的事多了, 不再像剛到主子身邊時懵懂無知, 問;“你們聽什麽人說的?”
兩個宮女支支吾吾, 還是适才的回話的宮女說;“奴婢聽鳳鸾宮裏一個新來的小宮女說的, 說…….”
“說什麽, 吞吞吐吐的…….”貞兒性子急躁,不耐煩。
“說晉王殿下已經許了她們主子貴妃位,待遇同…….皇後。”
宮女說完,偷眼看看二人。
“你們走吧!以後不許亂嚼舌根。”貞兒說。
“以後不亂說話了”
兩人匆忙離開,恨自己多嘴差點惹禍。
沉香和貞兒領了月銀,回萬安宮,貞兒肚子裏藏不住事,把路上遇到兩個宮女說的話學給顧如約聽。
顧如約正翻看一本醫書,說了句,“我們過自己的日子,沒必要為幾句閑言碎語自尋煩惱。”
兩人心中不服,義安郡主位份等同副後,替主子抱屈,晉王殿下奪取天下,自家主子出了一份力,差點丢掉性命,義安郡主有何功勞,跟主子比肩,平起平坐。
王妃自己不在意,兩人不敢再說。
這時,高升帶着一群太監宮女走進萬安宮,高升一臉喜色,抖抖袍袖,來到顧如約面前,跪倒行大禮,“奴才給王妃道喜,恭喜王妃!”
顧如約從書上擡起頭,掃了一眼高升身後太監宮女們捧着的皇後冠朝服。
高升爬起來,臉上堆着笑,“三日後晉王殿下登基,封後大典一起舉行,奴才奉殿下之命,給王妃送來皇後冠朝服。”
顧如約放下手裏的書,看着他,“請高公公把皇後冠朝服拿回去,跟晉王說,顧如約無才無德,何以母儀天下。”
高升進門時,細心地察覺到王妃看見皇後冠朝服臉上沒什麽喜悅之色,心裏隐隐覺得不好,果然,王妃直接拒絕了。
這在歷朝歷代絕無僅有,六宮之主,多少後宮女子夢寐以求的。
高升做蠟了,不得不央告道:“王妃不接受皇後冠服,豈不是為難奴才,奴才這趟差事沒辦好,回去沒臉見晉王殿下。”
“高公公,晉王怪罪,與公公無關。”顧如約道。
高升看出顧如約不是假意推卻,面色平和話裏卻透着堅決。
高升料定勸也無用,垂頭喪氣地帶着太監宮女回去,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只得硬着頭皮回複晉王。
高升學了王妃的原話,不安地瞄着晉王,蕭逸背着身,挺拔的背影,半天沒動。
高升越發惴惴不安。
蕭逸轉過身,臉色陰霾,冷峭地道:“你再去!”
“奴才遵命!”。
高升二話不敢說,帶着太監宮女,又去萬安宮。
這次,任憑高升磨破嘴皮,顧如約捧着書,眼皮都沒擡一下。
如此反複三次,顧如約拒絕三次,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高升哭的心思都有了,晉王和王妃鬧矛盾,奴才在中間可遭了殃,高升知道,自己如果再原封不動地拿回去,這點事都辦不好,晉王殿下還不摘了他項上人頭。
不管顧如約收不收,高升命太監宮女把皇後冠朝服放在桌上,溜之大吉,回去複命。
蕭逸知道顧如約的性情,不出所料,顧如依舊拒絕。
看見高升進殿,身後太監宮女手裏空的,些微詫異,有一絲意外驚喜。
陰霾的臉稍霁,問“王妃收下了?”
高升不敢隐瞞,“王妃堅辭,奴才把皇後冠朝服放桌上了。”
硬塞給王妃,高升走人。
顧如約看樣是鐵了心,拒絕做他的皇後。
這意味着跟他徹底割裂,以後兩人沒有幹系。
蕭逸放在禦書案的雙手,手背青筋凸起,深眸如寒潭,高升感到殿裏的氣溫驟降,脊背發涼,腳底下竄上冷氣。
空曠的大殿響起低沉聲音,“受不受,她這輩子都是我蕭逸的皇後。”
語氣強硬,不容置疑。
三日後,晉王蕭逸登基大典。
貞兒站在萬安宮院子裏,聽着前庭傳來鐘鼓樂聲,萬安宮裏的太監宮女聚在院子裏。
沉香抻着頭,從窗扇朝外看,院子裏太監宮女散了,各忙個的活,“主子,好像登基大典結束了。”
王妃坐在窗下榻上,手裏拿着一本醫書,這本醫書是王妃朝顧太醫要的,好像被火燒了,殘缺不全,剩下一半。
沉香不明白,皇宮藏書閣裏藏書萬卷,歷朝歷代的名醫著作,王妃偏偏稀罕一本被火燒毀損殘的醫書。
瞄了一眼桌上擺着的赤金九龍四鳳冠,精致華美,權利的象征。
高公公放下走了,一直擺在桌上,王妃不下命,沉香幾個宮女不敢動。
一道明黃閃過琉璃照壁,随着矯健的步伐,陽光下金龍翻滾,蕭逸身後跟着一群太監。
院子裏太監宮女慌忙跪倒,“奴才、奴婢恭迎聖駕!”
蕭逸大步上了臺階,宮女打起門簾,蕭逸跨步進殿。
顧如約擡起頭,蕭逸已坐在她的對面。
朝珠簾外喊;“拿上來!”
随着威嚴的聲音,幾個太監捧着金冊、金寶進來。
司禮太監高聲宣讀冊後诏書。
宣讀完,屋裏除了皇帝,所有人齊齊跪地叩拜,“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蕭逸揮揮手,“都下去吧!”
屋裏衆人退下。
顧如約擡起頭,看着蕭逸,“皇上初登大寶,後宮需要一個賢內助,如約不是那個人,如今天下已定,請允許如約離宮去西山養病。”
蕭逸定定地看着她,态度同她一樣的堅定,“如約,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是我蕭逸的妻子,大梁的皇後,我身邊站的人只能是你。”
蕭逸說完,站起身,“新朝剛立,諸事繁多,等忙過這陣子,你要去哪裏我陪你。”
顧如約既不挽留,也不起身恭送。
蕭逸走到門口,對站在沉香和貞兒說;“把皇後冠服和金冊金印好生收起來。”
“是,皇上!”
沉香和貞兒進來,沉香勸道:“皇後娘娘,皇上的脾氣您是知道的,皇上對皇後娘娘已經夠容忍,以後皇上來,皇後娘娘給皇上點面子。”
貞兒直來直去,“本來奴婢們聽說東宮那邊跟皇後娘娘平起平坐鬧心,現在好了,後宮之主是皇後娘娘,東宮那邊是癡心妄想,皇上給足了皇後面子,皇後娘娘別同皇上生氣了。”
堂堂一國之君,在皇後面前如此顏面掃地,不見皇上絲毫惱怒,皇上對皇後夠好的了。
兩人把皇後冠服和金冊金寶小心地收好。
登基大典後,皇帝蕭逸封賞群臣,有從龍之功的張承忠、周延玉、餘平,呂道賢等人,朝中擁護支持晉王的文武大臣,論功行賞,封侯拜相。
鎮西侯封為鎮西王,顧仲方封太醫院院使,容安追封為忠義侯,容安的父親,大理寺卿加官進爵。
先太後的娘家,皇後的母家封爵。
皇帝蕭逸又下旨封後宮,董月嬌追封為貴妃,推恩母家,董月嬌之父封爵。
楚氏封為妃,柳輕羅、羅紅玉、姚杏兒、衛珺、何玉蓮封為嫔,一宮主位。
姬側妃的娘家上書請求姬側妃回皇帝身邊,皇帝蕭逸答複不允。
後宮受封妃嫔,前往萬安宮。
以楚氏為首的嫔妃站在萬安宮院子裏,等待皇後娘娘宣召行禮。
珠簾一響,沉香走入,“後宮新冊封的嫔妃前來拜見皇後,給皇後娘娘叩頭。”
顧如約本來不接受這個皇後位份,對沉香說;“出去跟她們說,免了,以後也不用每日來請安。”
沉香掀開大紅猩猩氈門簾,走到外面,站在臺階上,高聲說:“皇後娘娘口谕,衆位嫔妃免了行禮,免了每日請安。”
以楚氏為首的嫔妃跪下,朝萬安宮正殿叩拜。
皇後受禮,她們的皇帝嫔妃身份方能得到确認。
嫔妃們剛走,後宮有頭臉的執事太監,掌事宮女,來給皇後娘娘叩頭,跪了一院子。
折騰了一上午,萬安宮裏總算清淨了。
管茶房的太監煮了茶水,沉香呈給顧如約,笑說;“皇後娘娘的待遇比晉王妃高多了,咱們萬安宮專設個茶房。”
有太監專伺皇後娘娘茶水。
顧如約突然問;“沉香,過慣了奢華的日子,如果有朝一日跟主子過苦日子能習慣嗎?”
沉香沒明白主子的意思,道:“奴婢能吃苦,只要跟着主子,什麽樣的日子奴婢都能過。”
萬安宮裏的太監宮女,顧如約最信任沉香,名為主仆情同姐妹。
沉香又小聲說:“奴婢不明白,在晉王潛邸時,柳夫人位份是庶妃,而楚夫人是侍妾,為何皇上冊封楚夫人為妃,柳夫人反倒低一等?”
顧如約卻明白,其實蕭逸心明鏡似的,這次冊封後宮,董月嬌和楚氏位份比其她幾個姬妾高,這兩個女人無寵,自身有缺點,可這兩個女人對他是真心,願意生死相随。
遂道;“男人即便不喜歡一個女人,如果這個女人對他是真心愛慕,他也能關照一二。”
其她人,各懷心思,算共過患難,一宮主位,享受榮華富貴,也是她們所求。
這次冊封後宮,唯獨東宮義安郡主沒有冊封,繼續住在鳳鸾宮。
沉香和貞兒私下裏議論,東宮哪位遲遲沒有說法,不知皇帝怎麽想的。
兩人小聲說話,看皇後睡着了,手裏的書掉落在地上。
沉香走過去,撿起地上的書,輕手輕腳地拿毯子蓋在皇後身上。
明路急沖沖的腳步進了萬安宮院子,看見貞兒,忙招呼,“貞兒姐,皇上讓通知皇後娘娘,同皇上一道去慶王府。”
貞兒問;“出什麽事了?”
“不知道。”
※※※※※※※※※※※※※※※※※※※※
接檔新文:
背景兩部分,上半部古代背景,下半部民國背景,大家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