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上次她過來,我們聊到臨字,心蓮說家裏有顏文忠公《顏勤禮碑》的拓本,改天她親自臨一冊,也讓我瞧瞧她的字。”沈清蘭笑着把書取出,翻開來看,只見字字雄秀端莊,筆鋒饒有筋骨,頓時驚住,啧啧稱贊,“想不到心蓮的字這麽有風骨,頗有顏公神韻了。”
一時,兩個丫頭都圍過來欣賞,她們倆自幼在沈清蘭的熏陶下,看書寫字都不在話下,雖不如沈清蘭識深淺,但字好看不好看,還是知道的,也紛紛贊揚。
翡翠說道,“顧公子的字肯定寫得好,心蓮小姐跟着哥哥學,自然是錯不了。”
碧玉心知這個時候還是別提陸、顧兩位公子的好,免得又勾起小姐的煩惱,忙打圓場,“顧公子的字你也沒見過,好不好的難說,咱們大少爺和二少爺的字也不差,申州誰見了不誇?”
誰知翡翠撓撓頭,一臉困惑又很認真,“前些日子聽大少爺——之銘大少爺說的啊,碧玉你不是也聽見了?”
“……”碧玉撫額,心說路邊偶遇大少爺,當時正好聽到他與四少爺說話,提到身邊幾位好友個個筆力了得,人家随口一說,咱們随便一聽,你怎麽還當真了?
沈清蘭揉揉眉心,“好了好了,顧家世代鴻儒,心蓮雖是女兒家,字寫得好也不稀奇。”到底沒了興趣,将書一合,交給碧玉,“收了吧。”
“四小姐,大奶奶來了。”門外響起春蘭的聲音。
沈清蘭一愣,既然是春蘭帶着來,必定是先見過母親的,不好不見,只得讓翡翠引進來。
鄧氏進門就笑,“四妹妹這幾天忙什麽,外頭陽光正好,怎麽也不出去走走?”
“讓大嫂見笑了,我素來懶憊,能坐着絕不站着,能站着絕不走着,不如大嫂勤勞,裏裏外外的操勞、辛苦。”
沈清蘭淡笑着應酬,她早就見識過這位大嫂的口蜜腹劍、刻薄深沉,兩人也不止一次正面交鋒,姑嫂關系實在說不上親近,但對方端着笑臉來,自己也不能伸手就打人。
鄧氏心虛,臉色僵硬了下,總覺得沈清蘭這話是在罵她忙得別有用心,哂笑兩聲,說明來意,“明天就是除夕了,每年的除夕家宴是既定的,菜單也都大同小異,今年咱們人多熱鬧,菜品要變動,口味也要有所調整,因為二嬸和四妹妹常年在申州,飲食與我們略有不同,我想着還是征詢一下你們的意見,四妹妹有什麽特別愛吃的,明天家宴,讓廚娘做上。”
“大嫂有心了,我對食物沒有特別喜好,大嫂看着安排就好。”沈清蘭頗領人情,雖說自己來了這麽久,天天都是按着分寧的飲食特色吃,也沒人提過,時隔三個月後再聽到這話,心裏還是暖了暖。
鄧氏直笑,“四妹妹不用見外,咱們都是一家人,但這麽聚到一起過年也很難得,理當盡量面面俱到些,雖說四妹妹不挑食,但要是能吃到自己平時愛吃的,豈不是更高興?”
“……”沈清蘭沉吟。
鄧氏像是看懂她的心思,立即又道,“四妹妹是想問二嬸的意思吧?放心,我剛才已經問過了,二嬸點了一道桂花糯米雞。”
沈清蘭确實放下了心,因為這桂花糯米雞正是母親在申州常吃的,但來分寧三個月,從未與人提起,也從未吃過。
“那就雪蕊紅梅吧。”
“什麽?”鄧氏傻眼,她沒聽說過。
沈清蘭淡淡一笑,“明天我自己去做,大嫂也嘗嘗。”
鄧氏似有些遲疑,轉念又笑,“那最好不過。”
等她走後,沈清蘭吩咐翡翠去廚房看看材料是否齊全,要是缺什麽,現在去買還來得及,翡翠一溜煙跑了,碧玉催着她喝燕窩。
沈清蘭一肚子的心事,沒吃幾口就飽了。
不多會,翡翠回來說,材料大致齊全,只缺梅花花瓣,沈清蘭道,“這個不妨,我正是知道園子裏有株紅梅,才說了這道菜,等明天一早,我們去摘梅花正好。”
主仆三人商量已定,暫時放下一樁事。
殊不知,衛長鈞這會兒正與薛揚兩人互瞪着眼,一臉的無奈。
薛揚苦着臉解釋,“不是屬下有意再次誤導沈四小姐,上次屬下去送抹額,就知道稱呼不對,還是該指明将軍的字才好,可是這一次……屬下壓根就沒見着那個叫碧玉的丫頭,屬下剛到沈府門口,就被那門房婆子認出來了,說在街上見過屬下和将軍您、陸公子在一起,主動把食盒送了進去。”
衛長鈞撫額,連話都不想說了,“……我冷靜冷靜。”
“那,要不屬下再去一趟,将軍您再找個什麽東西,屬下送過去?或者也不用什麽東西,帶句話也行,這一回,屬下務必見到碧玉,親口告訴他,将軍就是子淵!啊不,應該是,将軍就是衛三少爺!還是不對,應該說,子淵就是衛三少爺!”
衛長鈞哭笑不得,擺手,“等過了年再說吧。”
薛揚急了,“等過了年就來不及了,您不知道嗎,顧公子昨天去沈府了,據說還抱了個大禮物回去,一路上樂得滿臉開花,不知道的還以為今天就迎親呢。”
“……”衛長鈞輕咳一聲,“不會太快,不用着急,欲速則不達。”
次日晨,沈清蘭帶着兩個丫頭去園子角落摘了些鮮嫩的梅花瓣,用雪水洗淨,用白瓷盅裝了,午後又小憩了半個時辰,才帶去廚房。
廚房裏很熱鬧,廚娘、雜役來來回回,都在準備晚上的家宴,但見沈清蘭來,都很客氣的騰出地方給她。
所謂雪蕊紅梅,名字好聽,其實做法并不複雜,比較考究的就是雕工和火候。
沈清蘭以前在申州沒少做這道菜,尤其是下雪時,總要親自下廚蒸一碟子,一家人圍爐品嘗,佐酒閑話,不亦快哉。
她今天是算好了時辰,不早不晚到掌燈時分,丫頭們陸陸續續的來廚房通知開席上菜,她的雪蕊紅梅也正好火候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