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淩晨,申州城尚在寒冬中沉睡,晨霧重重,沈府亮了小半夜的燈卻悄然熄滅,還剩下的為數不多的一行人在沈良的帶領下穿廊過園,邁出了大門。
門外是一溜整齊的馬車,管家王安叔指揮幾個下人手腳麻利的往車上裝行李,并做加固。
馬車根據用途,布置也不同,幾輛坐人的,都是青尼覆頂,厚氈鋪地,保暖又柔軟;另幾輛放物件的,則是油布包裹,麻繩繃緊,既防雨雪,又防颠簸。
沈清蘭站在臺階上,回首看林氏親手關門落鎖,心中頗為感慨,父親在申州別駕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幾年,她因此打小就在這裏長大,雖然母親和她說過,“為官者,皇命所指,就在家。”也就是說,當官的人,哪有什麽安安穩穩、世代不變的居所?但在她小小的心裏,還是把這裏當成了家,突然離開,明知是高升,仍難免離愁。
她留戀的四處打量,門邊的牆上貼着一張告示引起她的注意,忍不住定睛一瞧,不由愣了一下,告示居然是寫給已經消失好幾天的梁家母女的,意思是就此別過,好自為之,語氣敦厚、誠懇。
這是父親寫的?
沈清蘭皺眉,細看一眼,搖搖頭,分明是大哥沈之逸的筆跡,大哥寫這麽一張告示公知世人,當真不錯。
也不知梁家母女現在在哪裏?
“蘭兒,上車了。”林氏已經鎖好門,回頭喊她。
沈清蘭收回心神,匆匆下臺階。
趙媽媽道,“小姐戀舊得很呢,這裏畢竟是小姐長大的地方。”
沈清蘭不置可否,低頭一笑。
突然,只聽到濃霧中傳來急促的車馬聲,很快就見兩輛馬車由遠而近,停了下來。
“豐瑜兄,還好我沒來遲啊。”随着一聲笑呼,馬車上下來一個人,正是親家翁方大人方宏遠,緊随其後的是其長子方行安。
“平謙兄,有勞你趕來送行。”
兩家多年交情,現在又成了親家,自是非同一般,沈良和林氏都趕緊迎上去,沈清蘭也跟過去行禮。
“咱倆這情分,你又何必見外?”方宏遠轉身又對沈清蘭笑道,“清蘭,我今天可是帶了任務來的,筎音讓我轉句話,路途保重,到了會州,莫忘了來信。”
沈清蘭也笑,“我也正好有句話要勞煩方伯父轉給筎音,千裏不遠,鴻雁頻頻。”
大家都笑起來。
兩家長輩互訴離情,從公事說到私事,最後,還是林氏會意,插了句言,說是沈家雖然搬走了,但是兒女姻親不會變,沈家必定會按照當初選定的良辰吉日來迎親。
方宏遠很高興,雖然他也希望沈家仍在申州,這樣女兒就算嫁人也在身邊,但女婿有本事能謀得更好的前程,他更歡喜。
雙方又說了些話,眼看着時辰不早,準備拱手作別,恰好又有人來,卻是鄭大人鄭昌明帶着兒子鄭學昀。
鄭學昀看到沈清蘭,眼睛一亮,過來打招呼。
“蘭妹妹,此去會州,一路風霜兼程,切記要照顧好自己,到了那邊,給我寫封信,也好讓我放心,好嗎?”
沈清蘭心裏打了個突,既不是親人,又不是密友,我給你報平安,算什麽呢?婉轉回絕,“有勞鄭少爺挂念,世道安寧,車馬平緩,父母又都在身邊,自然是安安穩穩的。”
鄭學昀有些失望,還是繼續說道,“蘭妹妹說的是,我還沒去過會州呢,聽說那邊風土人情迥異于申州,蘭妹妹要是得了閑,能不能在信中和我講講當地習俗,也讓我增長見識?”
“……”沈清蘭怎不知他的用意,但兩人從小認識,十多年來也沒生出情義,當然不願臨走時還惹人家牽腸挂肚,當即拒絕,“鄭少爺說笑了,鄭少爺博聞廣識,就算沒有去過的地方,也在書中早有了解,何須我講?”
鄭學昀見屢屢被拒,郁悶得不行,還想再接再厲,卻被林氏岔開。
林氏就在旁邊,見他纏着女兒,不由得警鈴大作,她其實并不讨厭這個少年,畢竟是看着長大的,曾經也動過心思想把女兒許給他,但後來人選越來越多,就比了下去,歇了這心思,她現在依舊想着穆華景,當然不願鄭學昀粘在女兒身邊。
“學昀,過了年,你也該進京了吧?”
“……是的。”鄭學昀被點名道姓,只得回答。
林氏笑道,“你與之逸、之潇從小在一起的,他們倆已經先進京了,你要是去了,就去找他們倆,出門在外,大家相互照應。”
鄭學昀心中大喜,連連答應,一則,他也想通過沈家兄弟進一步攀上穆華景這棵大樹,二則他覺得,只要自己繼續保持與沈家兄弟的關系,那麽,娶沈清蘭還有希望。
沈清蘭卻沒這麽多想法,她見母親接話,立即松口氣,悄然後退,拉開距離。
這時,又聞馬蹄聲急,濃霧之中隐現一騎如飛而來,轉瞬間就破霧帶風,停在衆人面前,衛長鈞飛身躍下。
“宜威将軍!”方昌明和方宏遠愣了下,作揖行禮。
衛長鈞雖然是個晚輩後生,但他的赫赫威名和軍銜品階都讓在場的長者不得不低頭服氣,他們敬佩這個年輕人,也不敢不恭,心裏還存着攀交情的意圖。
衛長鈞也沒傲慢,拱手還禮,目光卻在不遠處的沈清蘭身上一掃而過,途徑鄭學昀時,微微一眯,意味不明。
大概是因武将天生性冷,不像文官們溫雅儒和,自從他出現,氣氛就自然而然的冷下來,話也沒什麽聊的了,也就到了登車告別的時候了。
一行車馬緩緩啓動,衛長鈞一騎當先,薛揚和胡澤押後,胡澤也學了些功夫,是個話少沉穩的性子,薛揚在沈府進進出出有些日子,慢慢的與他熟路起來。
長長的隊伍消失在街頭,霧氣越來越輕,冬陽已經升起,一縷縷淺金色的陽光穿過霧氣稀稀拉拉的灑在屋檐、街道上,溫和而無聲的喚醒這座城。
行人漸漸多起來,申州城日複一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