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尚且還早,微風迎面吹來,還夾雜着夏至的氣息,錦盛莊外的道路旁已停了一輛馬車,溫言坐在車內,她半瞌着眼,似在養精蓄銳。
此時,祁蓁邁着步子從鋪子內走了出來,她雖用面紗遮着容貌,可眼角眉梢中還是透着倦意。
舒窈跟在其身後,胳膊處還挽着食盒,總是不由的偏頭望着祁蓁,生怕自家姑娘的身子骨會吃不消。
今日是她們相約去招繡娘的日子,自然得早些出門,不若趕去郊外的村落,怕是時辰都已不早了。
步至馬車旁,車夫卑躬屈膝道,“姑娘,還請上車。”說罷,他撩起了車簾,就引祁蓁入內。
見狀,溫言擡起眼簾,伸手将她扶至身側,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不禁眉心緊皺道,“阿玖,你的面色怎如此疲倦,莫不是夜晚未曾歇息好?”
祁蓁擺了擺手,她彎着眉眼,風輕雲淡的開口說道,“不過是晚上多夢易醒,平日裏又心緒急躁,這面色才會如此,我好生調養些時日就無礙了。”
話語至此,溫言擡手落在她的手背,長籲短嘆道,“當初在宮裏頭都未曾見你這般倦容,這倒好出了宮反而如此憔悴了。”
祁蓁将眉眼稍稍擡起,寬慰她道,“你不必挂心,我這身子骨好着呢。”說罷,她就從舒窈手中接過食盒,她擡手打開蓋子,清香就撲鼻而來,她扯開話題道,“也不知幾時能到村落,咱們還是先吃些糕點墊墊饑。”
就這樣,車夫趕了馬車近一個時辰才将她們送至村落,當她們下了馬車後,就見着一派祥和的景致。
村落中多是青磚灰瓦的屋子,小河環繞着村子而過,兩旁綠樹成蔭,村中的年長者圍坐在樹蔭下,搖着蒲扇談話家常,田地裏不時有孩童在追逐嬉鬧,可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兒。
這時,有位村婦從不遠處快步走來,她喜上眉梢,嘴角含着笑意的走到她們跟前,“不知這位姑娘可是錦盛莊掌櫃的?”
祁蓁偏頭向她望去,輕啓着唇瓣說道,“正是,大娘喚我阿玖便可,不知大娘該如何稱呼?”
村婦雙手垂在身側,嘴角的笑愈發張揚了,她好生打量着眼前的人兒,恭維的說道,“村婦周氏,大夥兒都喚我為周大娘,阿玖姑娘亦可這般稱呼。不過姑娘舟車勞頓從城內趕車至村子,不知可要先歇息片刻?”
溫言的目光不由落在她的身上,又将祁蓁攬于身後,她嘴角含着笑道,“周大娘,我們也別耽誤時辰了,快些為我們引見村子中的繡娘。”
話語剛落,周大娘擡手撓了撓腦袋,抿着嘴指着身後的路,格外殷勤的說道,“姑娘們有請。”
随後,又引着她們沿着青石板路往村落深處走去,當步至一間屋院前,周大娘推門而進,笑語盈盈的說道,“還望幾位姑娘見諒,斯是陋室自然是比不上城裏的宅子。”
祁蓁環顧着四周的環境,十分有禮的說道,“我看是周大娘言重了,此等屋院怎還能算陋室?”
江南一帶魚米之鄉,這村落的環境亦不算差,村民家中也是富餘,自給自足全然不是問題的。
這不,當她們剛跨進門檻,就見着院子中已聚集了不少繡娘,周大娘咧着嘴笑道,“我們這村子手藝活兒好的繡娘可都在這裏了,還請掌櫃的姑娘挑選。”說罷,她就轉身面向繡娘,拍了拍手說道,“我的好姐妹們呀,可都別鬧騰了,掌櫃的姑娘已到。”
此時,院子中的大樹下早已擺好了長椅及方桌,祁蓁邁着步子往樹下走去,她落坐在長椅上,輕啓着唇瓣說道,“将你們各自備好的繡品且都拿出來,我得先看看你們的手藝活兒如何。”
繡娘端着手中的繡品,争先恐後的排着長隊,眼巴巴的往祁蓁身上打量,偶爾還竊竊私語。
“瞧她這年歲竟然都已當上掌櫃的,這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了。”
“你們懂啥?這城裏人的背景可複雜着呢,要我說定是達官權貴的相好的,這才出錢出力的給她開鋪子。”
“……”
少頃,周大娘蹙着眉頭走到她們身旁,餘光不由的瞥向大樹底下,她壓低着音,小聲的說道,“你們都在亂嚼啥舌根?錦盛莊的名號聽過沒,她可就是錦盛莊掌櫃的,其手藝活兒也是堪稱一絕,并非你們說的攀權富貴之人。”
祁蓁垂眸仔細看着繡娘的繡品,全然不顧議論之事,她看的真切挑人的要求也自是頗高,尋常秀娘怕是難入她法眼吶。
不多時,她已在衆多繡娘中挑選出了兩位人選,周大娘邁着步子走上前來,十分有眼力勁兒的說道,“不知姑娘挑選的如何了,還須大娘我幫您出出主意不?”
祁蓁雙手擱在身前,微微彎着眉眼,輕啓着唇瓣說道,“周大娘不必了,我就挑了這兩位繡娘,工錢都已和她們商量好了,不日就可以來織造坊開工了。”
“至于未選中的繡娘,還請大娘幫忙分些散碎的銀子,就當作今日誤工的彌補了。”
話語至此,周大娘自然不能再多說些啥,當下準備散去未選中的繡娘,可就在這時,從院外快步走來一位少女,她氣喘籲籲的叉着腰,張口結舌道,“周……周大娘,你且……且等等,我這繡品還未給掌櫃的看過呢。”
周大娘搖晃着腦袋,目光不由落在她的身上,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秀兒,我昨日還特意叮囑你今日之事不可晚來,你瞧瞧這都什麽時辰了,掌櫃的都已經挑選好繡娘了。”
言下之意是說她已經沒有機會了,她耷拉着腦袋,手中緊攥的繡品也已滑落在地,她垂頭喪氣的說道,“周大娘,若非事出有因,我怎會錯過時辰。”說罷,她轉身欲往院外走去,卻不料撞上了迎面走來的人兒。
這時,舒窈被撞的踉跄,好不容易站穩腳步,她定睛一看,不由的驚嘆道,“知秀,你怎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