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結局
黛玉最終也是點了頭,微微低着頭,只有些羞澀的說道,“全憑母親做主就是了。”
有了黛玉這話,賈敏也是放心了,也是替黛玉給榮國府老太太送了信兒,老太太也是促成這一樁婚事,找個好日子,讓兩家的老爺見個面,各自拿了府裏的信物。
因着寶玉那塊玉是王夫人後來給的,老太太原想着将寶玉那塊玉給黛玉送過去,不過王夫人知道這塊玉對寶玉有很大的作用。
自是不能真的送過去,“俗話說的好,這玉戴久了,便帶着些人的精氣神,寶玉那玉戴久了的,只怕也養了一些人氣了,貿貿然拿走送人,只怕這于寶玉還有些妨礙了。”
老太太也是信奉這些個,對于孫兒疼愛的心思占據了上峰,“那便選個別的,只我一時想不起拿什麽當信物了。”
“老太太的提意也是甚好,寶玉的那塊玉雖是不能給黛玉,不過我們可以照着半月了那塊玉打一個相似的,也是極為好的。”
老太太也是認同了王夫人的意見,“那就聽你的,我那裏有一塊玉石,成色不比寶玉的那塊差,回頭我讓鴛鴦給你送過去。”
“這哪裏能讓老太太來破費呢,我那裏也有一塊合适的玉,寶玉的婚事,我這個做母親的自然是要費一些心思的,也好讓林家看到我們的誠意了。”
“也好,我那塊玉回頭我打個一模一樣的,等回頭他們正式定下來的時候,也好送給他們。”
王夫人知道老太太疼孩子,自然是沒替孩子拒絕,回頭便也是在庫房裏派人找了一塊和寶玉那塊玉石相近的色澤的玉,又是派人去雕刻的和寶玉那塊玉一模一樣。
在交換信物那天便也是互相交換了玉佩,而林家準備的是林家獨有的一本珍本,這林家大部分的珍藏都是要留給林瑾繼承的,少部分也被林如海收拾出來給女兒做陪嫁了。
而被當做信物的便是林家獨獨只有一本的珍藏,可見林家也是重視這門親事的,這在別的人眼裏只怕也只看到一本書。
可在懂行的人眼裏,林家給出去的這一本書可謂價值千金了,而賈府準備的這塊玉也是難得的好料子,又和寶玉身上戴的一模一樣,自然意義非凡了。
林家和賈家交換了信物以後,也就放心讓寶玉和黛玉來往通信兒,眼看着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感情越發好了起來,賈敏這心裏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又是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只這一次賈敏倒是看不到這樣的美景了,賈敏逝去,老太太也是傷心的大哭了一場,黛玉更是甚至哭到昏闕過去,也是吓到了大家。
林如海中年喪妻,也頗為頹廢,因着賈敏,林如海也要守一年妻孝,倒是閑賦在家裏了,見黛玉如此傷心,少不了打起精神安慰黛玉,一家子也好走出悲傷。
相對于林家因着孝期低調起來,王子騰那邊也是在走動了關系以後,也找到了合适的官位,只不過因着之前外放一半兒就被孝期耽誤了,這一輩子沒有那麽順利就入內閣,不好好歹官位也是升了小半截。
又是一年過去了,林如海也是出了孝期立馬就被皇上重用,雖是戶部的位置被人占了,不能官複原職,好歹是調到了吏部勝任。
無論榮國府那邊還是寧國府那邊都有好事發生,甚至是賈府也有好事,榮國府那邊王熙鳳也是給賈琏生了兒子,而寧國府那邊吃了這麽長時間的藥,榮安郡主也是在今年終于懷上了孩子。
而賈政也是在今年升了官,而王夫人期盼着賈珠,也是在今年被調到京城任職,還升了官,怎麽能不讓人高興的。王夫人吩咐人将賈珠居住的院子好好收拾出來。
又是給蘭哥兒将院子挪了個大院子,其實蘭哥兒也到了相看媳婦的年齡,只不過王夫人考慮到兒媳婦的想法,便也沒給張羅。
不過想着今年兒媳婦回來,定會給蘭哥兒相看,過幾年賈蘭也能娶妻了,自然要早做打算。
而瑩姐兒到底多年沒在父母身邊長大,有些忐忑,王夫人一手養大的姑娘,自然是想着她了,便也是在賈珠夫妻的院子裏找個就近的地方住着,只等着賈珠夫妻回來,住一起也好培養感情了。
而菘哥兒也還小,也得跟着父母住,便将蘭哥兒之前的屋子重新布置了一番,到時候給菘哥兒住了。
今年正是選秀年,黛玉也是出了孝期,也是要參加。
三月份到來,不光黛玉要參加選秀,就是探春,惜春,還有盼春加上史湘雲也是夠了年紀要參加的,至于侍春,還是差了幾年的。
而這相熟的人家的姑娘們都感情好,因着史大太太對史湘雲也算重視,請了好的女先生還有教養嬷嬷,這讓史湘雲也多了一份自信。
這麽幾年下來也是個出挑的好姑娘了,如今幾家姑娘一起進宮選秀,少不了要麻煩宮裏的太子妃娘娘幫着看顧一下。
太子妃自然愛重自家姐妹,少不了吩咐人注意一些,因着賈家,林家和史家都沒有高攀皇家的意思,便也是求了情的,到了第二輪都是撩了牌子回家了。
黛玉這邊回家沒多久,賈家便上門商量着兩家兒女的婚事,因着今年不光是選秀年,還是科舉年,兩家開始走定親下聘程序,先在衙門那邊過了文書。
寶玉倒是有能力,春闱高中,過了殿試又被點為探花郎,也是在今年九月份便迎娶黛玉入門。
而榮國府那邊賈環和賈琮的婚事也開始走起來了。因着那幾年他們兩個讀書也算用功,今年也是終于考中了舉人的功名。
他們雖是庶子,也有一些能力,将來出朝做官也不在話下,這樣的成績在京城這些子弟裏,算是出色的了。
在一些人家裏也是香饽饽了,如今也是說定了人家。雖說都是家裏的庶女,倒也門當戶對,也是說的高官家裏的女子。
将來他們入了官場,也能被岳家照看了,反正賈赦是很滿意的,而賈琏也是踏實做事,又是升了官,也做到了五品的位置了,王熙鳳也終于有了能進宮的诰命。
寶玉成親以後也是入了翰林院做官,平日裏也只抄抄文書,上面有兩個哥哥頂着,倒是過的悠閑自在。
王夫人也是之後開始給盼春相看,老太太近幾年精神也是越發不濟,便也是将探春和惜春的婚事托給了王夫人。
王夫人倒是先緊着探春來,畢竟探春要大一些,且是個能幹的,也有很多人家探問了。
依照探春的身家,将來嫁妝定是比一般小官子女人家要好,但肯定比不上高官俸祿裏的姑娘多,便也是選了一家五品官員家的長子,定下了。
至于盼春和惜春都不是那種愛出頭的人,且又是嫡出的姑娘,嫁妝也都豐厚,便也是選了高官人家的嫡次子,以後倒是也自在一些了。
而史湘雲落選以後,史大太太也是給她定了人家,依舊是衛家的公子,倒是也算緣分了,不過因着朝廷戰事已經結束了,衛家公子也沒有去戰場的意思,倒是好好的在禦前當侍衛。
大概因着那幾年國庫銀子充足,就是南安郡王被俘虜了,皇上也主張打仗,南安郡王雖是沒了性命,但朝廷也打了勝仗,史家三房也是又掙出來一個侯爺。
而史湘雲那邊婚事定了以後,史家大太太也是緊接着傳出懷孕的好消息了。
大家都說,史大爺身體雖然不好,倒是沒妨礙到什麽,這邊大兒子也到了成親的年齡,還能再多個兒子,這可真是好命了。
而在宮裏好好侍奉公主這麽多年的薛寶釵,也是在今年被皇後娘娘賜婚給北靜王當繼妃,也算是求仁得仁,現在也是能出宮和家裏人團聚,順便備嫁。
因着薛寶釵這幾年幾乎不怎麽出宮,倒是和家裏的嫂嫂不怎麽熟悉,不過因着有皇後娘娘這道旨意在,薛家裏的人對寶釵都很客氣,幾乎是捧着她了。
寶釵的嫁妝自是不用說有多豐厚,因着嫁的雖是外姓王爺,到底也有個王爵在,這讓寶釵也很期待着以後的日子。
何況薛蟠好歹做官做的也算有出息的,再加上有太子妃給添了妝,北靜王府也很重視薛寶釵了。
幾家的姑娘們親事定了以後,陸陸續續便會出嫁,小姑娘們倒是起了詩社,一起聚在一起玩耍,長輩們也是縱容着姑娘們,畢竟都是快出嫁的人了,以後啊難有輕快的時候。
又是一年,府裏的姑娘們出嫁的出嫁,家裏的兒郎娶新婦的娶新婦,這來來回回的,倒是不知道走的人多,還是添加的人口多了。
王夫人也越發見老,也是将手裏的管家權給了珠兒媳婦,黛玉從來不是攬權的人,自是樂的和寶玉過自在日子。
王夫人見着寶玉臉上的笑容,也是越發覺得自己這一世選擇對了方法,不光留住了寶玉,還讓寶玉成才。
又看着小兒媳婦也是在兩位嫂子跟前跟着在一旁插诨打科,笑笑樂樂的,一家子和和美美的過日子,真好。
又是過了幾年,老太太也是在她九十歲那年的時候走了,臨走前也是将自己的家底都給孩子們分了,當然分的最多的還是寶玉和黛玉這一對夫妻兩個。
寶玉和黛玉也是哭的最為傷心了,因着老太太的喪事,賈家無論大小的官員都是要辭官守孝的。
這一守就是三年,等三年過後,倒是不曾想,這剛出了孝期,賈珠和賈琏還有寶玉,倒是起複成功。
倒是賈政的官職還未起複成功呢,宮裏倒是先傳來了喪鐘的聲音,這是皇上駕崩了。
大家又是急急忙忙換了喪服,該進宮跪靈的跪靈,兒媳婦們也是忙起來好将家裏犯忌諱的東西趕緊收拾妥當了。
因着寶玉就算是沒那麽上進,這麽多年也升了官,剛好卡在五品的官位上面。大概也是有太子看重的緣故,皇上只怕也是給太子提前鋪路,寶玉這官位才升的那麽快。
只不過因着這個緣故,黛玉也得跟着進宮去了。如今天還冷,寶玉少不了要擔心,便也是叮囑黛玉好好跟着母親,若是難受了,便直接抱病回家。
宮裏反正有太子妃看顧着,沒人會說黛玉的閑話,何況林如海和王子騰也是近幾年接連都升入內閣。
林如海和王子騰對寶玉都很疼愛了,簡直拿他當兒子疼愛,當然這其中也有寶玉對他們也是頗為孝順,心思赤誠的緣故,想必也沒有人會想得罪林如海和王子騰就是了。
黛玉的身體雖然在接連吃藥膳的那幾年已經養好了,可到底底子比一般人要薄弱一些,聽了寶玉這番叮囑,也沒有硬撐着。
不過因着皇上駕崩,原先的皇後娘娘現在的太後娘娘也是傷心過度,身體不适,這喪事便是讓太子妃主辦,所以太子妃尤其關照宗室命婦還有賈家還有太後娘家的人。
倒也辦的十全十美,沒惹出什麽事端來,皇上喪事結束以後,新皇舉行登基儀式,順便大封後宮,元春也是如願以償的被冊封為皇後娘娘,元春的生的嫡長子也被冊封為太子。
而元春的娘家賈府也被封為承恩公,賈政也是因着這個緣故,倒是直接退了下來,直接享福去了,也是因着這麽多年賈政沒有升官的餘地了。
倒是限制了兒子們的晉升,賈政雖然有些虛榮心,但也不想阻礙兒子們的前程,這說出去也不好聽,如今有了這個爵位,他出去也有面子了,自然而然就退了下來。
新皇剛登基,正是朝政不穩的時候,這個時候皇上自然是重用自己人的,而因着皇後娘娘和太子的緣故。
首選自然也是賈家子弟,好在族學一直好好經營着,這幾年賈家也出了一些有才人事,賈家子弟又都是熟讀律法的,這就算是将來做官了也算有底線,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出了國孝以後,過了一個月,黛玉也是被診出喜脈,王夫人這懸着的一顆心也終于是放下了。
之後府裏的事情都交給兒媳婦們,索性也是大事小事不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她自只含饴弄孫,過她清閑的好日子就好。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大家陪伴《紅樓之王夫人的貴婦日常》走了這麽一段路,接下來作者希望大家能在新文《紅樓之迎春是個狐貍精》裏,再次和大家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