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
挑挑選選了一根翠綠的玉簪收到懷裏,又買了些點心拎着,林智音慢悠悠的回到家中,将東西放下,一把接住撲過來的小不點。
林諾抱着娘親的脖子軟軟的說道:“娘親,諾諾今天寫了五個字。”說着伸出肥肥短短的小巴掌努力撐開給她看,圓圓的大腦袋仰着,烏黑的眼睛亮閃閃的看着她。
“嗯,諾諾真乖,今天再教五個可能記得住?”摸摸兒子頭上的呆毛,林智音老懷甚慰,咳。林諾十分聰穎,教過一遍的東西基本都能記得住,這讓林智音很是驚喜,越加愛不釋手,每每都要抱在膝上帶着念書。
姜睿迎出來,幫她脫下外服換上柔軟舒适的衣物,笑着溫柔的點點兒子的小鼻子:“快下來,娘親累了一天抱不動你了。”
林諾扭股糖一般粘在林智音身上不肯下來,林智音托着他來回走動,一家人其樂融融。
晚間,照顧林諾在隔間睡下,他已經分房睡了,就在主卧室的隔壁,有什麽情況也能及時發現。剛開始幾日林諾睡的并不安穩,姜睿也不放心,一夜要起身好幾次去看看,總是擔心孩子踢被子着涼,林智音安慰他不用擔心,自從燒了炕,屋裏便暖烘烘的,沒什麽大礙。過了一陣子習慣了,林諾晚上就睡的熟了,也不再鬧人,就是林父也能睡個安穩覺。
給他讀了一個充滿童趣的小故事,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看着林諾怕怕的眼神,林智音趁機教育小孩子一定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話,不然就再也見不到爹娘了。林諾大大的點了下頭:“嗯,這樣爺爺就不會被大灰狼吃掉了!”
“……”
“大灰狼晚上會來嗎?”小家夥顯然害怕了,縮在被子裏偷偷拽着娘親的衣角。
林智音一臉正經,“大灰狼不敢來,因為諾諾很聽話,再說還有娘親在這裏,娘親會保護諾諾。”
林諾崇拜的看着她,娘親好厲害啊,都不怕大灰狼,他放下心來,安心的閉上眼睛,在林智音的輕拍下不一會兒就睡着了。
摸摸兒子熟睡的小臉,林智音給他也好被角,起身回了房。
“睡了?”姜睿溫柔的問,将準備好的洗漱水端來。
“嗯,睡了。”收拾好自己,林智音轉身拿出揣了很久的簪子遞給男人,“戴上試試。”
姜睿愣了愣,驚訝的睜大眼睛,“這……給我的?”林智音笑着拉過他小心的幫他插在發上,伊人身形纖細,烏發碧簪,雙頰染上薄紅,一雙眸子又是驚喜又是感動,泛着瑩瑩波光,林智音心頭一動,一手攬住他的腰吻了下去……
冬天來了,鵝毛大雪紛紛落落,路上行人匆匆走過急着回家躲避寒風。林家現在倒不怕這樣厚重的大雪了,只是忙着給院子裏的家禽增添稻草,加固圍欄。
覺得時機成熟,林智音便向鄭老板請辭,做這份工作只是解燃眉之急,不能長久,人還是要做些有意思的事兒比較有充實感。她想了很久決定要開私塾,是的,反正閑着也是閑着,倒不如教小孩子讀書比較有意思,雖然她不是科班畢業,但這種普通小鎮,溫飽尚成問題,時人對孩子的教育并沒有後世那麽上心,能認識幾個字兒就很不錯了,對此,林智音表示輕松無壓力,只要不教出格的事兒,基本沒什麽問題,也算是為這個時代出一份力,做些有意義的事。
鄭老板對此十分贊同,雖然有些不舍,不過自從有了活字印刷術,複制書籍變得快捷方便很多,也不是急需人手,且她覺得林智音此人才學品行都是頂頂好的,不是池中物,能跟她學習做她的學生說不定對以後很有好處,正好她女兒家裏最近正想着找個好點的私塾送五歲的小孫女開蒙,看來看去都不滿意,不是覺得這個年紀太大就是覺得那個太過嚴厲,一家人正愁着,這瞌睡了就送枕頭了。
想到這,鄭老板笑的更滿意了,待問明林智音還未找到理想的開學地點時,殷勤的表示可以将自家在鎮上空置的一間房屋便宜租給她,那裏遠離鬧市,環境清幽,林智音看過後略作考慮就答應了。
鎮上教書先生稀缺,林智音剛一挂上牌匾就有不少人家将自家孩子送了過來,男孩女孩都有,年紀小也沒什麽講究,生源是不缺了,至于林智音本身并無功名在身,誰在意呢,也沒指望自家孩子出人頭地,能識字算賬出門不被人坑就不錯了。
種種原因,林智音的私塾順利開展,有鄭老板友情贊助的課本,學生可以便宜購買,家長表示很滿意。
因只有一個老師,三十幾個孩子年齡段也不同,林智音決定分成兩個時段上課,小一點的孩子上午上課,教授最簡單的數字書寫,十歲往上的孩子下午過來,同樣的教程,不過大孩子有定性理解能力也比較好,學習進度會遠超小孩子,分開會更有效率,鄭老板家的小孫女就分在了上午的課程裏。
林家對林智音做出的決定沒有異議,姜睿是無條件支持,林父十分以此為榮,以後走在村裏,誰還敢說自家女兒沒出息,都能當先生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求着讓孩子跟着學呢,哼,到時候就要看他心情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苦日子裏長成的,并沒有後世孩子身上的嬌貴氣,有讀書的機會都十分珍惜,都很敬重林智音這個先生,再加上她看起來不茍言笑的樣子,就是平日比較淘氣的孩子在課堂上也不敢搗亂。
林智音教的得心應手,基本是儒家精義,她講課因材施教,并不死讀書,注重孩子的理解教育,有時會舉例或講些有趣的小故事加強孩子的理解記憶,孩子得了趣味,學的也很快,進步十分明顯,這讓孩子家長十分高興,慢慢名聲傳開,甚至有不少大戶人家想請她去府上單獨教導,不過她拒絕了。
這時,一件事的發生更讓林智音聲名鵲起。
原來在她這裏學習的學生中,有一個姓曹的孩子,家境還算優越,家裏人望女成鳳,早就請了先生教導,希望能有所成,只是這孩子天生蠢笨,總也學不好,換了好幾個先生也沒有起色,到了年紀去參加院試,不用說沮喪而回。
家裏本來是不抱希望了,想着沒有這個命,也不必花那個錢請先生了,想着不如送孩子來私塾讀書,好歹能交幾個朋友,這尋來找去,就看上了林智音年輕,想着前幾次都是找的一把年紀的老學究,孩子也不願意親近,這次就換個年輕先生吧,也許孩子能多學點東西呢。
這先生果然不同,孩子回來也說學會了不少,進步明顯,這不,前段時間又到了院試的時間,曹家父母想着孩子再試一把,實在過不了也就不想了,天生不是這塊料,以後繼承家業能夠養活自己也就行了。
林智音知道這件事後,覺得這孩子也沒那麽不堪造就,只是遲鈍了些,只要老師耐心講解還是有收獲的,她收集了歷年來的院試題目,總結分析,劃分出重點讓那孩子學習,并押了不少題讓她做,幫她修改指導。
只是盡力而為,沒想到這孩子竟順利通過了院試,這下可不得了,曹家知道自家孩子被林先生盡心輔導過才得以有這成績,對林智音那是萬分感激,大張旗鼓的來感謝,說是涕泗橫流都不為過。
鎮上的人對此啧啧稱奇,別看這林先生年紀輕輕,還真有兩把刷子,那些暗地裏觀望的老牌私塾先生也不禁端正了對她的看法,認可了她的學問。
這下,想來求學的人更多了,林智音走在路上碰到的人都會主動跟她打招呼,“林夫子下學了呀!”“林夫子回家啦!”碰到熱情的便硬是往她手裏塞些自家産的菜啊蛋的,誰都想自家孩子有個好前程不是,林智音的學堂一時熱鬧非凡,總共七十多個學生可不少了,不過分成上下兩個課程也能忙得過來。
學堂後面有個小院,下課時間,林智音經常鼓勵學生們出來放松,或做游戲,她不想教出一群書呆子,孩子還是得全面發展,年紀小的還好說,本身就愛玩,年紀大一點的卻有些猶豫。
“先生,這樣不是浪費時間嗎?”一個十來歲卻看起來一板一眼的女孩子執着的問道,她以前的先生可不會讓她們做這些游戲,認為這是不務正業。
林智音站在廊下,看着院子裏一團吵鬧的孩子,她們臉上的笑十分燦爛,看的人心情也不覺好起來。她扭頭對身邊一臉疑問的學生說:“做學問也要勞逸結合,該學習時全心的學習,該放松時就暢快的玩樂,這樣效率會高很多,就從你本身來說,你是喜歡以前的方式,還是更喜歡這種,你覺得哪種能讓你更喜歡學習更能獲得知識?”
女孩子認真想了想,不得不承認:“先生的方法好像更好,”她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人是要不斷學習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生活中也處處是學問,你們都是百姓的孩子,都是苦日子出來的,如果你以後做了父母官,你要做什麽呢?”
女孩心中縣令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官了,她有些神往,但還是說道:“當然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林智音笑笑:“要怎麽做,拿本書對着百姓讀就可以讓她們過上好日子了嗎?”
“這……”好像不可能,女孩苦思冥想。
林智音循循善誘:“你得了解百姓的需求,急百姓之所急,憂百姓之所憂,這可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能做到的,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書本與生活都不能落下……”深奧的道理他們還不能理解,只能淺顯的解釋。
女孩子若有所思,這是林智音身邊已經圍了許多小孩子,大一點的認真的聽着,小一點的見這麽多人在一起也湊趣跟過來,懵懵懂懂的聽了一會兒,不耐煩的扯着小夥伴的袖子要去玩。
冬日陽光大好,暖暖的照着大地,新的一代已經在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