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無事。”
沈威大喜,見了臺階,忙拾階而上,“此地離舍下不遠,恰好前些日子得了些好酒,不知衛将軍肯不肯賞臉光臨?”
衛長鈞微微一笑,“沈大人盛情,豈敢不從?如此,在下叨擾了。”
沈清蘭撐到回屋,已經冒了冷汗,趕緊又喝了杯熱水,清洗上床。
碧玉将湯婆子塞進被子裏,一拍腦門,笑道,“婢子糊塗了,忘了個好東西,上次特意送來姜茶膏,卻不是正好?”一溜煙跑出去,很快煮了一杯熱氣騰騰的姜茶來。
東西雖然是顧中楠送來的,歸根結底是顧夫人熬制的,所以沈清蘭正難受得很,分得清輕重,也沒矯情,心裏承了顧夫人的情,趁熱喝了個底朝天,霎時間,熱流滾滾而下,渾身火熱通暢,果然舒服許多。
身體暖融融的,就開始犯困,沈清蘭縮進被窩,迷迷糊糊的入夢,剛與周公打上招呼,就被身邊叽叽喳喳的聲音吵醒。
“誰?說誰呢?”她眼睛沒睜,含糊的問。
翡翠湊過來,笑道,“婢子剛去廚房給四小姐炖紅棗烏雞湯,恰好芙蓉也在,聽說衛三少爺來了。”
“哦。”沈清蘭随口應一句,她半睡半醒之間都沒想起來衛三少爺究竟是何許人,只覺得無論是誰都與自己無關,翻身繼續睡,猛然想了起來。
衛三少爺?就是大伯父和老安人都有意再攀一門親事的那個少年将軍?
嗬!
“他來幹什麽?”沈清蘭又翻身回來。
翡翠道,“婢子也不知道,芙蓉說是大老爺在街上偶遇,邀請來喝酒的。”
沈清蘭心裏笑了笑,大伯父還真有能耐,短短時日就把人請上了門,看來,下一步進展也不太難。
碧玉跑進來,一臉神秘兮兮的,直奔床前,“婢子剛才在園子裏遇上蓮心了,她得意洋洋的說,老安人讓她去請三小姐過去。”
翡翠呆了一下,“去哪裏?”
碧玉敲她腦袋,瞪眼,“還能去哪裏?去前面見衛三少爺呗,看來,老安人是挑中了三小姐啊。”
翡翠嬉笑,“管她誰呢,反正不是咱們四小姐。對了,碧玉,你再去偷偷看一眼呗,看衛三少爺長什麽樣子,和顧公子比起來如何。”
“胡鬧!”沈清蘭立即喝止,“不許去,叫人看見像什麽話,都老老實實在這屋裏呆着,門都不許出!”
兩個丫頭相視吐舌頭而笑。
門外響起腳步聲和對話聲,碧玉迅速跑到窗前張望,扭頭彙報,“海棠來請二太太,她們一起出去了。”
雖說衛三少爺是男子,但他不是完全依附長輩權勢的小少年,他年紀輕輕已經是赫赫有名的宜威将軍,甩沈威都不知多少條街,林氏露面,是為了遠在申州的沈良。
沈清蘭沒什麽興趣,被子往頭上一拉,睡着了。
一覺醒來,窗外已黑。
腹部已經不怎麽疼了,只剩隐隐預約的不适,她伸了個懶腰,更衣梳妝,去林氏屋裏坐坐。
林氏剛寫了封信,呵幹了裝入信封,封了口,吩咐秋月,明天一早送去官驿。
“母親是寫給父親的嗎?”沈清蘭挨過去。
“是啊,和你父親說說春節之事,官驿有專人送信,比我們坐車要快得多,還能趕在年前送到,我不在,他們爺三個,我還真不放心,怕是連除夕都不知道怎麽過。”林氏笑着嘆口氣,想起丈夫時,就算故意埋汰,眼底還是盛着笑,略緩,又道,“另外,今天見了衛三少爺,也和他提一句。”
沈清蘭自動忽視衛三少爺,只眨着眼笑道,“我瞧着咱們不回去,也有個好處。”
“什麽好處?”
沈清蘭來勁了,攀着母親笑,“母親平時不總是為哥哥們操心,說他們倆長不大,別人家那麽大歲數都抱孩子了,只有他們倆連個親也沒定,這會讓他們自個過個年,也知道知道冷清,說不準就開了竅,同意議親了呢。”
林氏一愣,繼而樂起來,點了下她的腦門,“你這鬼精靈!這話倒是不錯,若果真冷清一場想通了,等你兩個哥哥定下親,我給你個大紅包。”
沈清蘭也高興起來,笑得眉眼彎彎,順杆上爬,“母親,那您的意思是,等我們一回去,您就去方家提親嗎?”
林氏似笑非笑的瞟她一眼,順手把手爐塞她手裏,“我倒是樂意做人家的婆母,你要是也盼着叫一聲嫂嫂,也該多上些心。”
“母親該說大哥,我幾次約筎音來家裏玩,那呆子大哥連個面都不露,誰肯嫁他?還有二哥,比大哥還要呆頭呆腦。”
這裏的大哥指的是申州嫡親的兄長沈之逸,二哥就是沈之潇,沈清蘭一想起這兩個兄長,就氣得冒煙。
林氏看她氣鼓鼓的模樣,直笑,聽到“二哥”,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張溫柔嬌美的笑臉,這姑娘不錯!她心念一動,想和女兒說一說,但不知又想到什麽,遲疑了下,還是沒說,只是寵溺的摸了摸她的頭發。
“母親想說什麽?”誰知道沈清蘭發現了母親一閃而過的神色,主動問道。
可林氏沉吟着,還是沒有直言,她心裏另有權衡,不過女兒問起來,不能不答,笑着随口拉出一個話題岔開。
“沒事,下午衛三少爺來了,我過去的路上遇上海棠,說是來請你,也讓你過去一趟,我給擋住了。”
沈清蘭沒在意,“我去做什麽?我肚子不舒服。”
林氏笑嗔,“我知道你不舒服,不過,舒服不舒服也不去露這個面,衛三少爺還未定親呢,老安人那意思是想試試有沒有希望。”
沈清蘭早已了然,“我聽說三姐姐去了。”
“嗯,還在那彈了首曲子,不過,衛三少爺沒看上眼,都沒看她第二眼。”沒有外人在,林氏說話也沒多婉轉,“芝姐兒長得不差,我看在這分寧,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模樣,不過琴藝欠些火候,一曲《高山流水》彈下來,總有三四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