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穆華景還是衛長鈞。他們都不可能長住,尤其是衛長鈞,他還有軍務在身,千裏迢迢的,哪有許多時間逗留?只要這幾天誰也見不着誰,等人一走,天南地北的,還能念想多久?
但兩天過去了,宜威将軍好像沒有要走的意思,相反,他還不像穆華景時不時出門賞景游玩,他甚至都懶得出府。
這下子,碧玉是真的看得緊了,與翡翠兩個一左一右盯着沈清蘭,比起在江州偶遇衛長鈞時還嚴實。
林氏來看過兩次,見兩個丫頭這麽懂事,也就沒說什麽。
沈清蘭看上去也沒什麽波瀾,琴棋書畫與女紅,每天安排得滿滿的,也不說話,好像忙得連開口都沒時間。
碧玉一看,又心疼了,讓她歇會,她淡淡一笑,“閑着無聊。”
碧玉猶豫了很久,還是把心裏翻來覆去的一件事說了,“小姐,那個披風,您不是說要還嗎?要不……就趁這個機會還了?”
沈清蘭心裏驟然被針紮了似的疼了一下,她看着筆尖浸在墨汁裏,羊毫絲絲散開,眼睛也不眨一下的看着發愣。
“小姐?”
沈清蘭眼皮一顫,“哦。”她無力似的把筆放下,雙手撐着扶手站起來,“好,還了吧。”
要是還了,往後就真無瓜葛了。
她再次打開衣櫃的底櫃,一層層拿開布料衣物,從最裏面抱出那個包袱。
“碧玉,你去看看有誰在。”
如果衛長鈞屋裏有別人,這東西自是不能露面。
很快,碧玉回來,“穆世子剛出去,看意思是出府去了,這會兒,應該是沒別人在了。”
沈府不大,哪有那麽多空閑的院子?徐氏母女占了一院,穆華景過來,又占一院,等衛長鈞來,已經沒有适合安置貴客的院子了,穆華景哈哈一笑,拉着他合住一院。
穆華景現在住的小院子有一廳和東西兩間正房,住兩個人倒也闊綽,不過,衛長鈞本來是不太樂意的,但也不能抹了好友的臉。
沈清蘭起身,“走吧。”
碧玉驚問,“小姐,您要去?”
沈清蘭輕嘆,“他不是說了嗎?如果要還,必須我親自去還,我若不去,你送去也沒用,鬧出動靜來反而麻煩。”
碧玉記得這話,心裏打了個哆嗦,不敢做聲了。
園子裏花紅柳綠,景致迷人,但一路走來,沒見着個人。
往年,是很熱鬧的,因為沈家對下人寬松,丫頭們只要有閑,都可以三三兩兩的來逛逛,只有今年不一樣,府裏多了兩位貴客,為免沖撞,丫頭們也不敢出來了。
沈清蘭松口氣,到門口,四下環視,不見有人,這才閃身進去。
進了小院,沈清蘭貼着門籲氣,一擡頭,看見衛長鈞站在臺階上注視自己,頓時吓得心跳都快停了。
衛長鈞第一眼看到這個魂牽夢繞的身影靈巧鑽進自己的院子時,激動得眼睛都發光,來到申州幾天都沒見着她,滿心的焦慮和煩躁一瞬間蕩盡,變成滿滿的溫柔和甜蜜;然而,他再一眼注意到她懷裏抱的那個包袱時,剛剛沸騰的熱血剎那間又冷下來。
他站在那兒,積攢了許多離情別語,此刻卻統統說不出口了,那個包袱就像一個巨大的諷刺,讓他不知所措。
沈清蘭也注意到他的臉色不對,腳也挪不動了,就依在門口與他遙遙相望,包袱抱在懷裏燙得她想立即扔掉,轉身就走。
不知過了多久,她斂了斂心神,準備心一橫,說完拉倒,還沒張嘴,忽見衛長鈞閃電般沖了過來,一把抓住她,幾乎是半攬半抱,帶進屋裏。
沈清蘭被這狂風般的動作驚得愣住,大概潛意識裏又想起了在陸府相似的一幕,認定這個人不會傷害自己,所以也不怎麽害怕,反而在與他對視時,心裏莫名覺得悲憫和疼惜。
衛長鈞依然沒有松開,隔着包袱擁抱她,突然,他把手按在包袱上,沉聲問,“你特意來還給我?”
沈清蘭低頭不語,心虛的不敢看他,雖然她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心虛。
衛長鈞見她不回答,反而突然就笑了起來,散盡陰雲見煦日,他把包袱拿開丢到榻上,兩人之間沒了阻隔,一下子坦誠相對,都怔了下。
沈清蘭慌忙推開他,後退一步,整衣站直。
衛長鈞懷中一空,心裏竟委屈起來,他看着抽身而出的沈清蘭,悶聲道,“我日夜兼程的趕路,趕來看你,可是來了三天都沒見到你,你可知我心中怎樣煎熬?”
沈清蘭聽他近在咫尺訴說相思,羞得面紅耳赤,低垂臻首,無言以對,良久,小聲道,“你不是為穆世子來的嗎?”
“……”衛長鈞愣了,然後哭笑不得的望着這個傻丫頭,嘆道,“你要這麽說,倒也沒錯,若不是知道他在這裏,我也不會這麽急着趕來。”
原本真是為穆世子來的啊。沈清蘭的心涼了幾分,咬着唇不語。
衛長鈞伸手想握她的手,被她重重拍開。
他又是一笑,心情反而越發好起來,“你的聰明勁呢,都哪裏去了?”他上前一步靠近,俯身貼在她耳邊輕聲道,“我是怕他把你搶走,這才急着過來的。”
熱風吹在耳邊,甜言蜜語悠悠入耳,蠱一樣鑽進心裏,攪得沈清蘭心慌意亂,猛一擡頭,差點磕他下巴上,接着就聽到他愉悅的笑聲。
“穆三給我去信,說他住在沈府,又對你盡其贊美,我豈能再坐得住?”
說着說着,他的語氣又酸起來,“穆三這兩天數番與我提起你,說與你同游園摘花,與你相約郊外踏青……清蘭,你是不是……”
“別胡說!”沈清蘭不知怎的,聽他用這種酸溜溜的語氣說話,心裏很不舒服,脫口而出否認,“只是偶遇罷了。”
衛長鈞微微一笑,“你離我這麽遠,我不能天天守着你,便只能擔驚受怕嗎?”
沈清蘭見他越說越膽大,扭頭背向,顫聲道,“我把東西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