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與內務一事上素來做慣了甩手掌櫃,攤手一笑,“你看着辦吧就是。”
林氏沉吟。
沈清蘭插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請伶人入府唱戲,熱鬧是必定熱鬧的,想必很多太太、小姐都喜歡,但是選曲要慎重,母親要是決定下來,還需早做準備,定下戲班和曲目,咱們府裏還得騰出場地來,該裝扮的裝扮,該采買的采買。”
林氏聽她認認真真一番話,含笑點頭,“你想得很收到,既然你都想到了,明天就去安排吧。”
沈清蘭一出門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不等第二天到來,當晚就選了場地,并且把布置的任務交給了秋月和冬梅,一心一意等天亮去找趙媽媽,與戲班溝通的事,她不方便露面,丫頭太嫩了些。
她這麽上心,是有兩點私心,第一點為着姚太太的身體着想,宴席時間越長,她喝的酒必然越多,不如找一件不用喝酒、不用勞累的事做,那就是坐着看戲,只要備足了點心即可;第二點為了分散穆老夫人和穆小姐的注意力,看戲最妙不過,鑼鼓一響,咿咿呀呀的唱起來,還聊什麽親事?
她想得挺好,可惜第二天計劃泡了湯,原因也很簡單,會州最受太太、小姐喜歡的戲班兩天前被鄰。 請走了,估摸着要十天半月後才能回來。
趙媽媽空跑一趟,回來和沈清蘭一說,沈清蘭十分失落。
碧玉知她心意,遲疑着提議,“換一家可好?”
“算了,退而求其次,不如罷休。”沈清蘭拒絕了,如果效果不好,何必折騰?
這事報給林氏,林氏也這麽覺得,雖有些遺憾,但也無可奈何,請戲班之事就此作罷。
沈清蘭又開始想別的法子,她其實也并非完全不信任林氏說過的話,但當時說的只是“暫且緩緩”,這麽含糊的幾個字算不得承諾,萬一到時候閑聊太多,又聊得投機,怎麽辦?
還是得給所有人找事做,讓她們都忙起來,把注意力都吸引過去。
思慮至此,沈清蘭帶着碧玉張羅了許多女眷們愛玩的小游戲,其中行酒令最是常見。
最後,沈清蘭還是打上了園子的注意,先前說過“不必畫蛇添足”的話,但那時剛剛擔起重任,正熱血沸騰,一心都在大局上,求的是景色天然韻味和主賓氣氛和諧,現在想起了頭頂懸着的親事,免不了要動動心思了。
“媽媽,咱們這園子好看是好看,但一些路不太好走,要不,稍做修葺,方便賓客觀賞?”
趙媽媽點頭,“小姐的意思是?”
沈清蘭笑道,“媽媽想,這次來做客的,除了正當盛年的太太、夫人,還有年事已高的老夫人和風吹柳動的小姐,這些石板相隔太寬,恐怕她們行走不便,掃了游園的興致,若是重新調整石板間隔,既費時又費錢,不如在間隔處鋪墊些許鵝卵石,也好踏腳,媽媽以為如何?”
趙媽媽想像了一下效果,就同意了,立即去找王安叔,安排工匠鋪設。
沈清蘭見允,松了口氣,轉身又吩咐秋月和冬梅,“園中涼亭不少,但是亭內空蕩蕩的,賓客枯坐無趣,可擺設棋局或覆射等游戲之物,尋個樂子,另外,此事春風正柔,亭角可挂鈴,風過成曲,增些雅致。”
兩人趕去布置,沈清蘭又把碧玉招過來,“你也別閑着,帶人去園子裏多轉幾遍,看花枝都修剪了沒有。”
碧玉湊過來,神秘兮兮的,“小姐,您這回的心思太細膩了。”
沈清蘭回眸一笑,比她還要神秘,“這樣不好?”
“好……”
每個細節都精心設計,讓人應接不暇,可以想象到,賓客們總能在這座花盡心思的園子裏找到自己的樂趣,不至于要靠不停的閑談來避免冷場。
冷場?碧玉覺得,這麽多小趣味,熱鬧喧騰還來不及呢。
碧玉走後,沈清蘭又找到胡澤,交代他做好前門車馬迎送的布置準備。
宴席定在兩天後。
沈清蘭再去園子的時候,鵝卵石已經鋪好,在她的“指點”下,鵝卵石穿插在石板之間,也是一小團一小團的點綴,确實好看。
亭子裏、路邊石桌上擺好殘局。
碧玉問,“不如也放些茶器。”
沈清蘭笑着搖頭,“喝茶宜靜,會讓人頭腦清醒。”
碧玉愕然,涼亭品茶,多顯品味啊,難道小姐要讓人頭腦不清醒?
沈清蘭不解釋,她也不是說非得讓客人頭腦糊塗,而是不願提供這麽個讓人恬靜、舒适、思路清晰的機會去談論一些她不願聽的話,那不如多安排些要麽喧嘩熱鬧、要麽需要專注的游戲。
“還有個事,碧玉,你确認一下,劉太太、徐太太、孟太太她們幾個一定會來,要是盧老太太也來……”
碧玉又困惑又吃驚,“小姐,幾位判司大人家的帖子都送了,她們也都口頭應了,錯不了,準來的,您想呀,這麽好的說閑話攀交情的機會,她們怎麽會錯過?哪裏還用反複确認啊?倒是盧老太太……小姐,您讓她來做什麽啊?”
即便碧玉沒見過盧老太太,但不妨礙她從翡翠那聽說了上元節的事情,又加上盧鵬義的行為,對這位老太太十分不感冒。
“她和穆老夫人年紀相仿,興許能有共同語言呀。”沈清蘭眨眨眼。
碧玉失笑,“年紀相仿沒錯,共同語言就未必了。”她幾次跟着沈清蘭見穆老夫人,對這位出身名門、舉止優雅低調的老太太印象很好,她可不覺得這兩個人能聊得多麽投機。
沈清蘭只是笑而不語。
碧玉頓時醒悟,“小姐,您哪裏是希望她們有共同語言啊,您就是……”
沈清蘭以手指抵在唇上,是啊,她就是想讓盧老太太來纏住穆老夫人。
至此,碧玉全明白了沈清蘭百般心思的目的,捂着嘴笑。
萬事俱備,終于宴請的日子到來。
沈府門口早就挂起大紅燈籠,裏裏外外一派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