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長鈞端坐如泰山,絲毫不擔憂有人沖上來,“怎麽送客,是茶樓的事情。”
約莫鎮定是可以傳染的,衛長鈞的泰然自若令沈清蘭安心不少,只不過,她是姑娘家,顧慮總比男子多,既然有人來,就說明自己被盯上了,無論如何,此地不能久留。
就在這時,沈清蘭聽到一串銀鈴般動聽的笑聲響起,接着就是一個熟悉的聲音,“喲,劉小姐,稀客呀。”
劉嬌芸?
沈清蘭一挑眉,她怎麽來了?
自從“病了一場”後,劉嬌芸就極少在外露面了,沈清蘭也沒再見過她,怎麽突然之間就冒出來,而且還像是沖着自己來的。
沈清蘭想了又想,确定自己沒有得罪她。
樓下,劉嬌芸似乎沒有料到姚太太在此,愣了好一會才有些尴尬地打招呼,“姚太太,我……逛街口渴了,進來喝杯水。”
姚太太咯咯笑道,“真是不巧,茗道今天閉門謝客,盤本月賬,沒想到劉小姐會來,真是抱歉了,不過,進門是客,何況咱們這麽熟,我也不拿你當顧客,不如,去我屋裏坐坐,我那有好茶。”
“這……”劉嬌芸遲疑了下,還是點頭,“那就打擾姚太太了。”
“這話可就見外了。”
腳步聲輕輕柔柔傳向後院,沈清蘭也晃了晃神,說實話,她也沒料到姚太太在此,于是,用詢問的眼神去看衛長鈞。
衛長鈞笑,“今兒茗道确實盤賬。”
“……這麽說,真是巧。”沈清蘭心說,我才不信。
衛長鈞仍是一笑,轉過話題,“再過些日子,鄧州的人就到了。”
沈清蘭情緒低落下去,悶聲道,“是來接莺兒的嗎?”
“是的,孟小姐死後,孟太太沒法再照顧莺兒,姜兄自然是要接走的。”
“我知道。”沈清蘭越來越喜歡這個小女孩,已經舍不得她離開了,可是,自己也沒有理由把她留在身邊啊。
衛長鈞看出她的心思,将蓮蓉酥糕的碟子遞到她面前,柔聲哄道,“以後還會有機會見面的……我帶你去鄧州。”
沈清蘭斜他一眼,當作沒聽懂,心裏還是不由自主地舒服了許多,默然片刻,道,“你和鄧大人交情極好。”
“确實。”衛長鈞點點頭,抿了口茶,開始講述,“姜兄是極少數以武将任刺史的官員,以前我與他在軍營打過交道,但那個時候,我還小,兩人也只是點頭之交,真正結下過命的交情,是在五年前。”
沈清蘭認真聽着,她發現自己還挺喜歡聽這種……過往的故事。
“五年前,姜兄出軍營,調到鄧州任刺史,上任途中就遭遇一件大事:山匪叛亂,姜兄一家在鄧州城外被山匪圍堵,那時姜兄的妻子剛生下莺兒,身體虛弱,雖然姜兄骁勇,最後還是帶着家人突圍入城,但他的妻子卻因為驚吓和颠簸,一入城就病倒了,熬了一年還是去世了。”
早在鄧州第一次見莺兒的時候,沈清蘭就猜到姜夫人或重病、或已不在人世,後來也從冬霞那得知,确實已經去世,只是出于尊重,不便打聽細節,沒想到,竟有這麽一段驚心動魄的原因。
沈清蘭想到莺兒那張純真的臉,心裏格外難受,又想到在鄧州時,聽說姜大人常去駐軍軍營練兵,他雖然已經不帶兵,卻依然對軍隊格外關注,恐怕也是對那次圍截和妻子之死難以釋懷吧。
“這和你有什麽關系呢?”沈清蘭困惑,這和增進衛長鈞和姜大人的感情有什麽關系。
“當時湊巧,我正奉命趕赴南疆鎮守,路過鄧州,正值姜兄在城外突圍。”衛長鈞回憶起那段往事,語氣沉沉的,帶着遺憾,“到底是為到得晚了,馬車受驚帶着姜夫人瘋跑,若非如此,後來也未必留不住。”
沈清蘭心頭亦是潸潸,卻也無法像哄女孩子一樣勸慰他,只柔聲說道,“這不關你的事,若非你趕到,興許結果……更糟糕。”
衛長鈞苦笑一聲,“那群山匪也是急眼了,想着給上任的新刺史一個下馬威,來的都是狠手,姜兄也是一時大意,随行只帶了幾個親随,盡管他武藝超群,奈何敵衆我寡,難以顧全。”
沈清蘭自知勸慰無力,還是輕聲說道,“一切都是山匪作亂所致,怪不得姜大人對你推崇備至,莺兒還極喜歡你。”
提到姜莺兒,衛長鈞扶額,“莺兒……叫我叔叔。”
沈清蘭一怔,忍不住笑出來,學着姜莺兒的聲音叫了聲,“衛三叔……”
衛長鈞刷的變了臉,尴尬又委屈,“清蘭,你不能這麽叫我。”
沈清蘭紅臉不作聲。
樓下遲遲沒有再響起腳步聲和說話聲,說明劉嬌芸還沒離開。
沈清蘭想了想,提出先走,與其等劉嬌芸出了茗道在門外等着,還不如讓她在姚太太跟前呆着。
衛長鈞點頭,“也好,你去吧,三天後,我去找你。”
“啊?”沈清蘭驚愕。
衛長鈞哭笑不得,“你忘了你的生辰嗎?我必定要去的。”
沈清蘭羞紅了臉,“又不辦席,你來做什麽?”
“去年你及笈,我無法分身,甚為愧疚,今年怎能再缺席?辦席與否是對外人言,我不是外人。”
沈清蘭的心跳得鼓點似的咚咚咚咚震天響,臉更是燒得快要燃起火苗來,悄悄罵一句“不害臊!你怎麽就不是外人了?”心裏卻又情不自禁慢慢回味這句話,甜蜜蜜、美滋滋的。
“我走了。”她被衛長鈞灼熱的目光籠罩,坐立難安,低着頭就拉門逃跑了。
“慢點。”
衛長鈞眼底漾起柔情,脈脈相送。
碧玉閃出來,“小姐,走吧,薛揚在街角等着。”
兩人出了茗道,旁邊不知從哪個角落又出來個人,赫然是莫安。
“沈小姐,走吧。”
沈清蘭詫異,“莫安,你怎麽也出來了?”
莫安眼觀鼻鼻觀心,面無表情,“去看了個朋友,在此與薛揚彙合。”
沈清蘭聽到“彙合”二字,就知道所謂“看朋友”只是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