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得到這個消息,是大驚失色,賈政自停職後,曾多次給宮中的女兒送信、送錢,希望自家女兒能幫到自己。可銀錢白白地花去了許多,消息卻沒有一個!王夫人想法進了宮,可自己的女兒,卻是一付難言的樣子,只是說,皇上近來很忙,她要王夫人耐心地等着她的消息。
王夫人可不知道,她女兒現在根本見不到皇上!她對自己的女兒還是很有信心的。
王子騰死了,薛家也慌了。
而此時忠信親王卻很高興,他要報複賈家,報複賈政。
他找到了忠順親王的長史,遞上一張銀票:“這一千兩銀子,大人先收着,我聽得薛蟠有個妹妹,長得國色天香,大人把她推薦給你們王爺,我想你們王爺一定會喜歡的。”
那長史收下銀票:“王爺擡愛,下官必不辱使命。”
說完,兩人相視一笑。這忠順親王已六十有八了,孫子都娶妻了,還是個姬妾、男寵無數的,最是荒誕無稽之人!忠信王爺就是要惡心惡心賈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薛家銀樓的大掌櫃,就來求見薛姨媽。
“太太,昨天忠順王府的長史大人來見小人,說他們王爺聽得我們姑娘的才名,心慕姑娘,想求娶我們姑娘做庶妃。”
“噢?你可告訴他,我們姑娘已經定親了?還是宮中賢德妃下的谕旨,賜婚與賢德妃娘娘的親弟弟賈寶玉!”
“太太,小的說了,可那大人說,他們王爺是堂堂的親王,豈是一小小賢德妃所能比的?且那位大人還說,如果太太同意了這門親事,他們王爺就會救出我們大爺!”
薛姨媽一聽能救薛蟠,不由得猶豫了:“你先回去吧,讓我好好想想。”
薛姨媽有心找薛寶釵商量,卻怕薛寶釵寒心,又怕夏金桂知道後胡攪蠻纏。她左思右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不知如何是好的薛姨媽,不知不覺地來到榮禧堂王夫人處。
姐妹倆簡單見禮後,屏退下人,薛姨媽迫不及待地拉着王夫人的手,告訴她剛剛發生的事。
“姐姐,我這心亂得很,不救蟠兒吧,釵兒出嫁後,我靠誰呢?救了蟠兒吧,我又怎麽忍心把釵兒送入火坑?”
王夫人聽了這話,腦筋不由得轉了起來。她想着,如果攀上忠順王府,不僅薛蟠有救,賈政也能官複原職,宮中的娘娘也能有個助力。可——這也太打榮國府的臉了吧!宮中娘娘的面子也極不好看!王夫人沉吟着……,突然,王夫人靈機一動,對啊,我剛剛怎麽沒想到呢?
“妹妹,我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妹妹看我們三姑娘如何?”薛姨媽一愣,王夫人笑道:“你看,忠順王爺只是聽過寶丫頭的名聲,并沒有見過寶丫頭,我們就用三丫頭代替寶丫頭,這樣不就既能救蟠兒,又能保全了釵兒,我們的三丫頭可是才貌雙全的!”
薛姨媽聽得王夫人如此一說,頓時如釋重負、喜笑顏開:“這個辦法好!到底是姐姐,就是比我強,到底是娘娘的親娘,十個鳳丫頭也抵不上。”
王夫人自得的一笑:“妹妹也會貧嘴了,妹妹且坐着,事不宜遲,我去尋我們老爺說去。”
王夫人來到外間,讓人尋來了賈政。
“老爺,忠順王府來人說,王爺仰慕三丫頭的才貌,欲娶了做庶妃!”
“什麽?夫人可知道忠順王爺今年多大了?六十八!三丫頭多大?我看你也太糊塗了,他縱然是王爺,也沒有強娶民女的道理。”
“老爺,王爺可不是我們能得罪得起的,想想榮國府,想想娘娘,想想寶玉,且王爺答應了:只要他娶了三丫頭,就幫助老爺官複原職!”
“這……,你讓我好好想想。”
賈政若有所思地踱向外書房。
不想,薛姨媽和王夫人的談話,早有人告訴了趙姨娘。趙姨娘慌了,急急忙忙地跑了出來找賈政,卻被告知賈政已到了王夫人那裏。趙姨娘不敢當着王夫人面找賈政,只得在賈政去書房的路上等着。
趙姨娘一見到賈政,便快步上前,抱住賈政的大腿,跪了下來,眼睛裏大滴大滴的淚水往下滴:“老爺,三姑娘可是您的親閨女啊,老爺,您可不能将三姑娘送人做妾啊,老爺,王爺他已六十八了啊!”
“胡鬧!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你且起來,三姑娘的事豈是你能過問的?你當王府是可輕易得罪的?”
趙姨娘豈肯輕易放棄,她想将王夫人和薛姨媽相談的內容告訴賈政,可她又不敢。她想到王夫人她們可以李代桃僵,那她為什麽不可以呢?
“老爺,為什麽一定要三姑娘呢?其他人也可以啊,林姑娘、四姑娘也可以啊,對!對!林姑娘最合适!她比三姑娘大,比三姑娘有才,比三姑娘有貌,對!就是林姑娘!我們府裏養了她這麽多年,也該她來報恩了!”
“胡說!姑娘們的親事自有我們決定,你算個什麽東西?回去!”
趙姨娘見賈政似乎有所松動,她也不敢逼迫過甚,想着晚上再和賈政好好談談。
賈政到底聽進了趙姨娘的話,只是他還在糾結:如果送上探春,別人會說他是賣女求榮;如果是黛玉,別人又會說他是欺負孤女!
賈政想着想着,就進了外書房。此時,外書房裏坐滿了他的那幫清客。大家看到賈政愁眉不展的,都關心地問道:
“不知東翁有何煩心事,不妨說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賈政嘆息一聲,将這件事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且說了自己的顧忌。
“東翁真是高風亮節,其他人聽得能和王爺結親,還不趕緊巴結過去,早早把姑娘送過去!”
“就是,不過,東翁,話雖如此,這忠順王爺卻是真正的皇親國戚,是太上皇的親叔叔!豈是能輕易得罪的?東翁切不可因小失大。”
“就是,東翁,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千萬別為虛名所累!”
“東翁,我覺得那個林姑娘更适合去忠順王府!我聽得說那林姑娘本是個孤女,全靠榮府将她養大。如不是榮府,還不知這林姑娘将流落何方!我想憑那林姑娘一介孤女,能伺奉在王爺身邊,那是多大的福氣啊!她既靠貴府撫養成人,又得嫁良人,享受那榮華富貴,必會對府裏感恩戴德,到時東翁的前程可期。憑東翁的才華韬略,必能大顯身手,快意人生!實現人生抱負,一展宏圖!”
“蔔兄此言甚是。東翁,府上大姑娘已貴為賢德妃娘娘,三姑娘确實不宜再入忠順王府,而這位林姑娘卻沒有這樣的顧慮,卻有這樣的便利。”
賈政給說服了。事實上,賈政對賈敏這個妹妹本沒有多少感情,對林如海那就是羨慕妒忌恨了,尤其是恨!
想當年,他領着剛剛啓蒙的賈珠,向這個姑父請教讀書科考的秘訣,結果得了‘天道酬勤’四個字,他奉這四個字為至寶,每日逼着賈珠勤讀、苦讀,以至于讓這孩子早逝,可他在一次無意中從妹妹那裏探來的口風,林如海根本就沒有那麽勤奮!為此,他恨上了林如海夫婦。事實上,他也不好好想想,當時賈珠那麽小,林如海怎麽指點他!就像大學教授遇見幼兒園的小朋友,他除了講“好好學習”外,還能說些什麽?賈政想起往事,盡管他知道賈珠的死與林如海無關,可他還是歸罪與林如海。所以,他對着今天之事,毫無愧疚。他本着事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回到後院,和王夫人商量起來。
比起探春,王夫人更不喜歡林黛玉,她對賈政的提議,毫無意見。兩人商量了,來見賈母。
賈母聽了這夫妻兩的話,頗有些不贊同:“我聽得忠順王爺已六十有八了,且平素好色荒唐,家裏姬妾無數,這樣的人且不是害了林丫頭嗎?”
“老太太,我們也沒法子,王爺位高權重,豈是我們得罪的起的?老太太,想想整個賈府,想想宮裏的娘娘。老太太,雖說忠順王爺有些不好的名聲,可究竟是真是假,誰又說得清楚?況大姑娘那樣的身體,只能找個年紀大的,不在乎子嗣的。我們老爺是大姑娘的親舅舅,還能害她不成?”
賈母聽得這一篇話,半晌不語。賈政和王夫人焦急地望着賈母。
“哎——!”賈母一聲長嘆,“我老了,這事就照你們說的辦吧。”
而此時因林如海要取代太上皇而活着,所以,林如海不得不忙着熟悉和太上皇打交道的人,讀取太上皇和這些人的記憶與心事,未免忽略了賈府。等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賈政的清客蔔固修已同忠順王府的總管商談納娶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