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守約沒想到典韋來勢如此之快,趕忙放棄射擊回撤,畢竟這位射手在普攻狀态下射程更遠,攻擊和精準度更高,卻要以犧牲攻擊間隔為代價。
VR版許多使用熱兵器的後搖無法通過技能直接取消,如裴守約即使普通後立即銜接大招,也必須先執行完放下槍的動作,相反,冷兵器或者幹脆用拳腳攻擊的英雄,則幾乎不會有這樣的限制。
因此,那裴守約倘若貪圖多開一槍,不排除後搖時被近身的可能,典韋大招跳劈距離雖短,但也是有一小段位移的。
主要還是沒料到,典韋的突進速度比開局時快了一些。
急忙後退的裴守約這才意識到瘦版模型的好處,盡管移動速度增加的非常有限,但模型靈活,很有利于在躲避遠程攻擊的同時,仍能基本保持正常移動速度。
【呵呵,玩的不錯】
倒計時即将結束,當裴守約認為自絕對己非常安全時,回身發了個挑釁的快捷消息,這是對剛剛差點被近身的發洩。
蕭郁一笑置之,即使不可能摸到裴守約,他在最後幾秒還是做着追擊的操作。
不過還剩幾秒而已,滴血未掉的裴守約已經處于無欲無求的狀态,甚至沒再開槍,站等典韋再度接近時放個大招,将之甩開,然後over。
雖然最後蕭郁利用“側擺”又一次漂亮的躲掉了大招傷害,可在對方看來根本無關痛癢,再會躲子彈又如何?還不是輸的節奏。
【呵呵,玩的不錯】
倒計時歸0的那一刻,那裴守約又發了一次,卻在下一刻很吃驚的看到了【失敗】。
當然,換做蕭郁就是【勝利】了,他也有點驚訝,但同時想到獲勝的原因,VR版應用的人工智能确實吓人,已經實現了相當複雜的計算方式。
其他游戲無非按照角色的死亡判定失敗,如果有時間限制,則比較剩餘血量,但在VR版《榮耀戰跡》中,盡管裴守約憑借血量優勢獲得高額分數,卻被蕭郁拿到的“技術分”反超。。
(那人應該有點難受吧?)蕭郁在心裏笑笑,他可以不理會對方的文字挑釁,但不代表毫無情緒。
只不過,這爽感一閃即逝,因為遠遠達不到值得他回味和沉醉的分量,蕭郁開始認真浏覽結算界面,通過查看自己的技術得分,來了解系統的判定方式。
雖然早已注意到技術加分的存在,蕭郁卻一直覺得只是象征性的而已,畢竟由技術分決定的勝利他還從未遇到過。
一般來說,能贏的一方大多是玩的更好的,并且基本都會将對手擊殺,這才導致技術加分只是錦上添花,絕大多數玩家甚至認為這種花裏胡哨的計算方式,其實沒什麽卵用。
估計官方考慮到,全新的判定勝負方式,或許會引起部分玩家的不适與不滿,所以,不僅對技術分的判定十分慎重,而且每個加分項都有較為專業的詳細敘述,甚至還附帶錄像供玩家複查。
縱觀系統給出的加分解釋,蕭郁發現,自己之所以能憑借技術分完成逆襲,最大的原因來自系統對裴守約天克典韋判定。
而這種判定完全是強AI憑借既定參數自行分析,以及大量戰鬥模拟計算出來的結果,然後,再與由玩家間對抗産生的大數據進行對比,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只有兩者情況基本一致,該判定才會生效。
毫無疑問,同樣處于極大劣勢,比起其他不是被擊殺,就是一味龜縮的玩家,蕭郁幾乎做到了最好。他面對裴守約一直處于進攻狀态,到最後還能保持較高血量十分不易,甚至差點摸到了對方,倘若換成避戰逃跑的方式,拖到倒計時歸0,很可能滴血不掉,卻會肯定以失敗告終。
蕭郁很清楚自己憑3分微弱之差取勝,代表系統判定并未抹殺英雄間應有的強弱克制,損血百分比仍占據主導地位,需要很多的技術分才能将之拉平,而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處于劣勢不會得到系統同情,只不過游戲引入複雜的計算,為受到天克的玩家創造了一點取勝的機會。
但這點機會完全是憑借操作贏得的嗎?
看着自己在最後3秒拿到的4分,蕭郁很慶幸自己的堅持。
即使确定根本摸不到對方,他仍在最後時刻,做着最後的努力。
這種努力當然不是為了不可能的成功,只是覺得該做,所以做的簡單想法,因為不做就是原地呆着。
他不願那樣。
由于這兩局贏得都很不容易,蕭郁投入的精力過大,耳朵已經有些作響,不過,他反而有些高興,只因如果按照這種狀态玩手游,八成已經引發幻聽了,倘若換做在教室學習,那是妥妥強烈幻聽。
處于戶外或者運動狀态都有利于緩解幻聽,雖然究竟是何原理跟蕭郁的無故幻聽一樣解釋不清,卻十分奏效。
這也是蕭郁當初為什麽選擇VR版《榮耀戰跡》的原因,雖然體感操作大多通過靜力就能完成,但總歸也是一種運動狀态。
當然,即使不玩游戲,也可以做點小幅動作,但不要忘了,佩戴VR設備時,出現這些小動作沒毛病,可如果有事沒事的這樣動,那就會被當成毛病了。
從前,蕭郁不是沒在上課時嘗試過,卻遭到班主任的訓斥。
——”你的幻聽還能引起抽動症的?“
當時,對于莫名幻聽,成績直線下降的蕭郁來說,這句話很重,以至于他沒有進行任何解釋。
而抽動着玩手游似乎也很不合适。
所以目前來看,只有體感觸控,才能讓這種毛病變得不是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