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賈母帶着鳳姐和紫鵑進宮給林黛玉請安了。
賈母心中想的是:她們即使不能和林黛玉拉近關系,但也要讓宮裏、宮外的人看看,我們和皇後娘娘走得多近、關系多好,不管如何我們都是皇後娘娘的親外祖母、親舅舅,以此來給自己府裏加加分、打打氣,也給在宮裏孤軍奮戰的賈元春撐撐腰。
按照規矩,她們還是先在慈寧宮外面給太後娘娘磕了頭,然後才來到了坤寧宮。
林黛玉早就對賈家人冷了心,聽說她們僅僅是來給自己請安,而沒有提到賈元春,微微一愣,想着不知她們又要幹什麽,不過如今她已不是當年那個無依無靠的孤女林黛玉了,也不是那個孤獨缺愛的天真小女孩了,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後娘娘,身後還站着太上皇、太後娘娘和皇帝,這還有什麽可怕的呢?自是随口宣了她們進來。
賈母等人進來了,她們已吃了林黛玉許多次虧,自是不敢再托大,忙行了國禮,林黛玉等她們行完禮後,方說道:“免。”随後,便賜了坐。
林黛玉等她們落座後,卻并不與她們交談,轉過頭來吩咐雪雁說:“雪雁,一會兒尚衣司的孫尚書來,她将帶來了今年夏裝的新衣料,你告訴我一聲,我要去母後宮中,讓母後先選選,再把往年的那些舊例拿出來。”
“是,娘娘。”
“雨芙,禦膳房的嬷嬷來了嗎?”
“來了,只是聽得娘娘有客,所以在宮外候着。”
“有客也不能不辦事啊。何況來的也不是外人,是本宮的外祖母和表嫂,她們也沒有什麽正經事,不過是進宮請安罷了。宣。”
“是,娘娘。”
禦膳房的馬姑姑帶着兩個小太監擡着食盒進來了,馬姑姑恭恭敬敬地行了禮,然後打開食盒,親自拿出一盤西紅柿炒蛋說:“啓禀娘娘,這就是番邦進貢的西紅柿,奴婢按他們說的用雞蛋炒了,奴婢先嘗了,味道酸酸的,有一股清香味,很是爽口,請娘娘嘗嘗。”
黛玉細細地嘗了說:“嗯,味道正如你所說,酸酸的,比較爽口,你今天就給太後娘娘那裏和本宮這裏上這道菜,太上皇那裏也上吧,皇上那裏就免了,他不喜歡吃酸的。還有其他事嗎?沒有的話,就退下吧。”
“是。那其他娘娘那裏?”
“如果有多的,她們也要了,也可以,只是不要超出她們的份例。”
“是,娘娘。”
“娘娘,夏公公在外面求見。”
“宣。”
夏守忠帶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他見賈母等坐在一邊,愣了一下,不過他在這爾虞我詐的皇宮中侵淫了多年,自是老奸巨猾,且消息靈通,最會看人臉色、審時度勢。
他見林黛玉深得太上皇陛下、太後娘娘和皇上的歡心,自是奉迎巴結得很。有人說賈元春是新皇後的表姐,她們的關系肯定要比其他人要好,恐怕也要得勢,夏守忠是嗤之以鼻,沒看見皇上新婚第二天賈元春就試圖給新皇後下馬威,結果卻因此而受到了來自太上皇、太後和皇上的懲罰嗎?連死去的甄貴太妃都帶災,被太上皇貶為‘罪奴’!要知道當年甄貴太妃可是寵冠整個後宮的,連當時的皇後娘娘現在的(太後)可是都要禮讓三分的。
如今賈母等進宮給林皇後請安,林皇後卻沒有因此而停下宮務,分明是不待見她們,那他自是以皇後娘娘的意思為準。
“老奴夏守忠拜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夏公公請起。”
“謝皇後娘娘。啓禀皇後娘娘:下月初九是忠勇王妃五十大壽生日,這是內府給王妃準備的禮單,這是往年其他王妃過五十大壽時的舊禮單存根,以及太上皇陛下、太後娘娘、皇帝陛下、原皇後娘娘的賞賜舊例,請皇後娘娘過目。”
“好吧,夏公公先把這些放在這裏,等本宮看了,讓雪芙給你送過去。”
“是,娘娘,老奴告退。”
夏守忠走了,至始至終他都沒有多看賈家人一眼,更沒有和她們說過一句話。
一時又有禦醫房的小太監拿來了太上皇和太後娘娘、皇上的太平脈的脈案……
如此等等,竟一刻都不得閑,就這麽把賈母和王熙鳳她們晾在一邊。
賈母何時被人如此怠慢過?可這是皇宮!賈母、王熙鳳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好容易這些都忙完了,剛要和林黛玉說話,卻又進來一個嬷嬷:“皇後娘娘,太後娘娘那裏請娘娘去一趟。”
林黛玉聽得是太後娘娘有請,忙站起身答應了,随後像剛剛想起賈母等的樣子,抱歉的對賈母說:“外祖母,你看,太後娘娘傳召,本宮還得走一趟。”
賈母還能說什麽,只能看着黛玉帶着人揚長而去。
賈母疲憊不堪地回到了賈府,看到前來給她請安的子孫,突然悲從中來,她放聲大哭起來:“敏兒啊,敏兒。你怎麽不把我也帶走,留下我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這裏受罪、受氣。”
賈母這麽一哭,邢夫人、王夫人等自是要詢問原因,賈母是哭得哽咽難言,她們又将目光轉向鳳姐,王熙鳳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賈母今天在坤寧宮的遭遇講了一遍。
得知賈母受了如此委屈,賈家人沒一個人想着反省反省自己,也沒有一個人想着賈母為了誰受這個委屈,又為了什麽會受到這個委屈,一個個全都把責任推到了林黛玉身上,說着林黛玉的‘不孝’,其中以賈政夫妻尤為為甚。
他們一方面義憤填膺地譴責林黛玉的傲慢無禮、忤逆不孝;一方面大聲地誇贊自己的女兒賢德妃賢良淑德、謙和孝順。講着自己的女兒即使貴為皇妃,也對自己恭敬有加,哪像林丫頭,也不過是個皇後,就這麽目中無人,真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他們夫妻決定了,一定要讓皇上知道林丫頭的狂妄驕縱,知道我們娘娘的溫和謙遜。
賈母冷冷地看着這夫妻兩人的表演,心內一陣陣的失望,這夫妻兩個要得多愚蠢啊?拿皇後同皇妃比?況且你們的娘娘還算不得皇妃,只不過是一個不入流的貴人,真不知這兩人的腦子是什麽做的!我老太婆不過是要你們想想如何利用賈敏同林丫頭修複關系,你們卻總想着把她拉下來,讓你們的女兒取而代之,這可能嗎?哎——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老婆子老了,你們自求多福吧。事實上賈母的意思是如果賈敏在的話,自己怎麽都能和黛玉修複關系,如今卻是不能了,你們也要認清情況,就當沒有這麽個外甥女吧,不要做那些不必要的相争了。也許時間久了,林皇後能想起舅家的好處,能給你們一些照應。
賈母不知道的是,如果她當時多勸勸賈政夫婦,也許賈政夫婦會放手,不會作死作得那麽徹底,也許賈家就不會敗得那麽徹底。這是後話。
賈政夫婦開始行動了,可是京城的官員大多或多或少知道些事情的原委,再加上上次禦史參奏林皇後失敗的事,大家都不願再步謝運和李良、周禦史的後塵,落得個罷官的下場。況這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分明是你賈家不在理,且如今人家林姑娘已貴為皇後,聽說十分得寵,連太上皇和太後娘娘都對她十分滿意,自己可不願拿着身家性命去為這個不知所謂的家夥去賣命。
這些人都有些想不明白,這賈政夫婦的頭腦中到底是進了多少水,不管怎麽說,林皇後都是你們的嫡親外甥女,鬧得再兇,打斷骨頭還連着筋呢,不說想法修複好關系,偏偏還試圖把人往死裏得罪,真是不知道說他們什麽好。
賈政夫婦連連碰壁,可他們偏偏不死心。他們的這些行為被忠信侯知道了,他在衆門客的勸說下,決定放下以前的恩仇,和榮國府聯手,賈政夫婦從此走上了一條作死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