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探春如今的身份不同,所以她也得以觀摩了皇家女子學校,她不由得對當初阻止惜春入學的事感到後悔,不談這裏能學到什麽,光在這裏能認識這麽多的高門貴女,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也許自己也能通過惜春,認識她們,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不會像現在這樣随意地被家裏抛出來。
時間過得很快,天也漸漸的暖了,草開始慢慢的變綠,柳樹也開始冒出牙黃色的嫩芽,迎春花開出一長串一長串的金黃色的花朵,慢慢的柳牙變成了黃綠色,杏花開了,桃花也開始打朵了,風也漸漸的暖和了,它緩緩地吹着,輕柔地撫摸着大地萬物……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春的景色。
這日午後,探春吃完中飯,見外面風和日麗,便帶着侍書想着去禦花園走走。
進入禦花園,柔柔的風在豔陽的照耀下,吹了過來,吹在臉上輕輕的、暖暖的;空氣中飄着時有時無的花香,分外的清新宜人;滿眼的黃綠、嫩綠、翠綠的嫩芽,和金黃、雪白、粉紅、鵝黃、橘紅、桃紅、玫紅、大紅、紫紅的花朵交織在一起,再加上隐隐露出的紅牆綠瓦,亭臺樓閣,真是看得人爽心悅目。吹着這樣的風,看着這樣的景,探春不由得放下一切煩惱,心情也随着春風愉悅起來,她歡快地走在禦花園的小路上,擡頭看看蔚藍的天空,聽聽林間小鳥的啼叫,望望花間飛舞的蝴蝶,探春仿佛又回到了自家那個大觀園,回到了那個最初的年代。
探春的好心情并沒有維持多久,就被人攔了下來,告訴她皇帝就在前面,請郡主留步。探春看見四周散布着幾個宮女和太監,除了她被攔下來外,不遠處還有吳貴妃、陳淑妃和她家大姐姐等。盡管離她們有一段距離,但探春分明看見了她們眼中的不甘和哀怨。
探春不想和這些怨婦們有什麽交接,她轉頭向另一邊走去,她繞過禦花園的湖塘,透過湖邊的柳條,卻發現帝後正在湖的另一邊的草坪上,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鋪着一張毯子,毯子的上方是一把大大的陽傘,帝後二人正背靠背坐在毯子上,手裏各拿一本書在看,兩人的左右有兩三對蝴蝶在上下飛舞,一只不知名的翠色小鳥飛了過來,在湖邊蹦跳着一邊找食,一邊昂首啼叫,四周一片靜谧溫馨。
這時從另一邊,跌跌撞撞地跑出一個胖娃娃,手裏還拿着一支桃花枝,向着他們跑來,後面的宮女緊張萬分地緊跟在後面。
也許娃娃太小了,也許是毯子絆了一下,小娃娃在黛玉面前跌倒了,頓時“哇哇”大哭起來。帝後被驚動了,紛紛放下書,看着這胖娃娃,這對無良的父母卻笑了。一邊跪着的宮女見帝後笑了,松了口氣。
地上大哭的娃娃見自己的父母在笑得那麽開心,他也不哭了,吭哧吭哧地爬了起來,手裏兀自舉着那支滿是花朵的桃枝,嘴裏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母-後-花,母-後-戴-花,好-看。”一面說,一面繼續蹒跚着向黛玉走去。
皇帝哈哈大笑着走過來,一把把他抱起來,并搶走他手中的花:“皇兒的花為什麽只給你母後,不給父皇,父皇也要。”
小皇子見花被他父皇搶走了,大急:“母-後,花-父-皇-不-好-看,母-後-好-看,花-給-母-後。”
“你母後好看,你母後就有花,你父皇不好看,就沒有花?皇兒這是不喜歡你父皇啰。”
“不-是-喜-歡-父-皇,花-母-後。”
可憐的小皇子,剛剛一歲多點,好容易孝心大發,給他母後摘了一支桃花,竟給他無良的父皇吃醋,胡攪蠻纏成這樣,偏偏他母後也不來幫他,只顧自己一個人在那裏笑得彎下了腰,小皇子急了,通常小娃娃急了就是大聲地哭,找自己的靠山。小皇子也不例外,他一面放聲大哭,一面拉住靠近他的一個宮女,手指着慈寧宮的方向,嘴裏喊着:“祖-祖-母,哇——我-要-祖-母,哇——。”
黛玉一臉看好戲地望着皇帝,皇帝聽得小皇子要找太後告狀,不由得摸摸鼻子,他可知道他的老媽有多袒護這小子,況今天本是他不在理,到時他可沒有本事阻擋自家老媽的那張利嘴,他又看了看他的皇後,見黛玉一臉看好戲的模樣,知道也是指望不上的,她到時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了。想到此,他只得認命地彎下腰去,也不知他說了多少好話,許了多少願,終于小皇子的臉上露出了笑臉。
賈探春在湖的對岸,都能聽見他們一家三口的笑聲,看着皇帝抱着小皇子,黛玉走在旁邊,有說有笑的往慈寧宮的方向而去。
這之後,探春不止一次地看見,帝後兩人一人一手地攙着小皇子在禦花園散步,他們之間的目光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世界只有他們三個人。
清明快到了,探春也将踏上和親的旅程。臨行前她向林黛玉辭行,嘴張了張,到底什麽也沒有說,只是磕了頭而己。因為她不知道該如何向黛玉說,她的家已病入膏肓,一個個如爛泥般,已扶不上牆了。
探春走了,太後娘娘的五十千秋大壽到了,而此時,林如海的皇家理工學院已早将電搞出來了,電燈因林如海的關系,也沒有走那麽多的彎路,于是在發電廠建成後,在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後,終于将紫禁城裝上了電燈,到了太後娘娘千秋萬壽那天,雖沒有後世霓虹的萬紫千紅,卻也被五彩的各色燈罩打扮得絢麗多彩,雖是夜晚,卻亮如白晝,看得一衆達官貴人目眩神迷,大家不由得齊聲贊嘆。
林如海見過更加絢爛的霓虹、激光、三維燈火,自是淡定得很,他的心裏在想着,電已經有了,那麽電話、電報、電動機等等很快就會面世,有了電那麽煉鋼的高爐就能煉成更高級的鋼,就能提煉出更純淨的銅,也能提煉出鋁合金……
皇上和太後以及林黛玉他們是第一次見,自是好奇驚嘆不己,群臣見了,早匍匐在地,歌功頌德的話語是滔滔不絕,只說得皇上連眼睛都看不見了。
皇上現在是超開心,他知道太上皇一直是偏心的,只是以前他不是偏向義忠親王,就是偏向忠信,如今在太上皇眼裏,似乎所有的兒子似乎都不存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了,只是怎麽有時有種自己是女婿的感覺,自家父皇和母後好像對皇後超過自己這個兒子。
皇太後的壽宴盛大空前,外面的群臣自是見慣了各色海外人士,後宮的那些夫人小姐們卻是只聽得家裏的父兄說過,如今一下子見到這麽些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均是覺得稀奇得很,只是她們到底是大家閨秀,雖然心裏稀奇,但面上卻一點也看不出來。她們見這些外國人對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以及其他的她們認識的夫人、小姐俱謙恭有禮,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國家富強了,才能讓這些外國人低下她們高昂的頭。她們這些夫人小姐們雖說還在後院中,但她們也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變化,現在她們的父兄比以前忙了許多,也讓她們讀書識字了,外面賣身為奴的人越來越少了,聽說現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朝廷辦了許多工廠,許多沒有土地的平民都進了工廠做工,只要努力工作,工廠裏給的薪水足夠養活一家人。聽說還有朝廷辦的紡織廠,許多女孩子也進廠做工,給自己掙一份嫁妝。現在京城條條大路都鋪了水泥,平坦寬敞,自家馬車據說裝了什麽軸承和彈簧,人坐在裏面簡直就如坐在家裏一樣,一點也不像以前那麽颠簸;還有……
這些夫人和小姐贊嘆現在的新生活,紛紛向皇太後、皇後娘娘賀喜,應邀參宴的賈母帶着邢夫人、王夫人和尢氏也在其中。王夫人一來就忙着尋找她的女兒——賈元春,她見太後娘娘、皇後娘娘在上首正中就坐了,想着自家娘娘也應該在上首就坐,可等大家對着太後娘娘、皇後娘娘行完禮,從新就坐,吳貴妃和陳淑妃也在下首陪坐後,也沒有看到自家娘娘,直到壽宴開始。她才看到,自家娘娘壓根就沒有座位,她竟如宮女一般,卑微地侍立在林黛玉身後,充當侍從。王夫人怒了,如果不是賈母拉住她,賈母都不知道這個蠢婦會闖出什麽禍來。
賈母警告王夫人:“這是太後娘娘的壽宴,元春這樣,一定是太後娘娘安排的,你最好閉嘴,不要給娘娘惹禍,給府裏招災。”
王夫人直到宴會結束都沒有和元春說上話,她很有些憤憤不平,但賈母就在邊上,她只得忍耐,忍耐,再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