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蘭愕然,“莫不是軍營中有事?”
碧玉搖頭,“不是,如果是軍營的事,薛揚和莫安理當一起離開,可是他們倆無動于衷,婢子問了薛揚,他說不知情,再說,穆世子和陸公子聽說後,也一起走了,軍營中的事,他們倆跟着做什麽。”
沈清蘭也覺得奇怪,沉默片刻,說道,“也未必就是他們倆跟着去軍營,或許就是結伴一起告辭罷了,不過,此事确實有些蹊跷,你再去問問薛揚,姚太太是不是出城往北去了。”
“啊?”碧玉不解,“小姐怎麽突然問起姚太太的去向?”
“你去問問就知道了。”
碧玉茫然離開,過了一會,跑了回來。
“薛揚說,姚太太很久沒出門了,沒聽說去哪裏啊,薛揚說,具體的情況他也不知道,畢竟姚太太不是尋常人,他也不能随便進菡萏園打聽。”
“已經夠了。”沈清蘭的心沉了沉,“碧玉,去準備車,我們去菡萏園。”
碧玉吃驚,“小姐覺得姚太太知情?不對!小姐是覺得姚太太故意欺騙小姐說出去玩了,其實是為了掩飾什麽?”
“不好說,我有種不妙的預感。”
“這個時辰,天色已經不早了,太太那邊怎麽說?今天是小姐的生辰,哪能外出?太太肯定不同意。”
沈清蘭心裏有主意,“姚太太那邊還是個未知,理由沒法說,只能求助二哥了。”她迅速寫了個字條,密封起來。
“叫冬梅來。”
“冬梅,你送去給二少爺,并提醒他,要悄悄地看,不能讓別人知道。”
冬梅一頭霧水地捧着字條走了。
碧玉也扭頭就走,“婢子去叫薛揚。”
沈清蘭想了想,沒攔,時近傍晚,有薛揚在會安全很多。
沒多久,一輛馬車出沈府,直奔菡萏園。
七月流火,白晝已悄然縮短,馬車停在菡萏園門口時,陽光已經從金色變成紅色,鋪滿整個街道。
這次過來時臨時決定,大門緊閉,門前靜悄悄的,薛揚先跳下車拍門,過了一會,才見往裏打開,有個小丫頭探出腦袋。
薛揚拱手,“沈小姐登門,麻煩你去跟姚太太說一聲。”
小丫頭“咦”了聲,伸長脖子往車上望了望,又看看薛揚,嘀咕道,“阿落姐姐不是剛從沈府回來嘛,沈小姐怎麽會……”
沈清蘭和碧玉也已下車,邊走邊說,“不錯,阿落剛走,你去通知一聲便知。”
小丫頭見真是沈清蘭,沒再猶豫,立即将門大開,迎了進去。
剛進園子,就見蔣媽媽過來,問那小丫頭,“怎麽來開門了?太太不是說……沈小姐?”她訝異地望着沈清蘭,“您怎麽過來了?阿落不是……”
沈清蘭微笑,“蔣媽媽,我來看看姚姐姐。”
“您……”蔣媽媽輕嘆,“您怎麽知道了?”
“我猜的,看來,猜的沒錯。”沈清蘭說着,聲音沉了下去,原來,姚太太真的是……病了,想起前兩次過來,她的臉色都不怎麽好,可她還欺騙自己說只是風寒,其實自己并不是完全相信,可覺得人家不願說,就不必強迫了,誰知,病比想象中嚴重呢。
蔣媽媽點點頭,“太太本不欲讓沈小姐知曉,所以特意吩咐阿落等到下午再送去禮物,只說自己出門了,誰知沈小姐心思剔透,還是猜出來了。”
“姐姐處處為我着想,是我太過愚鈍,懵懵懂懂,我若早些猜出,就能早些來探望了。”沈清蘭越說,心越沉重愧疚。
“沈小姐不必慚愧,太太有意隐瞞,極少有人能看出端倪,除了沈小姐,旁人仍是不知呢。”
沈清蘭不言,低着頭往前,眼眶已濕潤。
熟門熟路,沿着花園小徑,很快到了小築,才等階,大廳裏坐着等幾個人就都驚愕地紛紛起身,其中一人更是不假思索就大步邁出,在門口迎接。
“清蘭,你……知道了?”
沈清蘭仰頭看他,眼眶紅紅的,輕聲道,“子淵,你也瞞着我。”
衛長鈞柔聲解釋,“姚姐姐叮囑的,我也無法,既然來了,就進來吧。”說罷,突然伸手握住她的手,帶着她進屋。
兩人相識已久,獨處的機會也不少,除非不得已的情況外,幾乎沒有身體接觸,衛長鈞一向克制,不會讓她尴尬,更不會傷她名聲,可這一次,大廳裏還有好幾個人,身後還有蔣媽媽等人,他居然就在大庭廣衆之下拉了她的手,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沈清蘭不知所措,慌亂又害羞,本能地小小掙了下,誰知他卻握得特別緊,根本掙不開。
她茫然看身邊高大挺拔的男人,心裏小鹿亂撞,雙頰勝過天邊紅霞,腦子裏亂成一團,眼前唯有那張熟悉的英俊的側容,堅定又溫柔,莫名地又悄悄安定下來。
屋子裏還有三個男人,都驚訝地看着衛長鈞近乎霸道的舉動,然後轉到沈清蘭身上,沈清蘭只得硬着頭皮迎上目光。
三人中有兩人都是熟人,穆華景和陸新明,這不奇怪,碧玉說過,衛長鈞離開沈家,他們倆也緊随其後,一開始,沈清蘭沒往姚太太身上想,只覺得同行一路就分別,一旦聯系上姚太太,先前的想法就變了,斷定他們倆也會在此,果然。
穆華景自從看到沈清蘭出現在臺階上,便和衛長鈞一樣又驚又喜,只是他的動作比衛長鈞稍慢了半步,等衛長鈞已經站在沈清蘭面前親昵的打招呼,他就不得不克制住自己的動作。
當衛長鈞不由分說握住沈清蘭的手,他的反應比沈清蘭還大,幾句跳起來,被陸新明按住了肩,輕輕搖頭示意。
另一個男子面生,看着已年近四旬,但保養得宜,白面無須,風度翩翩。
“清蘭,這是姚先生。”衛長鈞把她領到姚勝面前,松了手。
沈清蘭心裏已猜到,上前行禮,姚勝伸手虛托,又拱手還了個禮,說道,“沈小姐不必客氣,菡萏常在我面前提起你,視如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