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蘭站在門口,挪不開步子了,“給我的?”
“不是。”林氏搖頭,“給沈府的,說明天設宴,請各位小姐過去坐坐。”
各位小姐……意味深長啊。
沈清蘭想了想,“如此說來,大姐姐明天也去,就不必我牽線搭橋了。”
林氏點頭,“是這意思,所以,我跟你說一聲,明天不如就找個托詞,別去了。”
她有她的想法,陸家這個帖子看起來是“陽光普照”,卻也明明白白透露一個信息:沈清蘭獨一無二的地位已經不存在了,她不過是與其他所有分寧的小姐們一樣待遇。
林氏不在乎這個待遇,她在乎的是,明天顧家兩位小姐應該也會去,如果看到沈清蘭在,恐怕多心。
“正好,我也不想去。”沈清蘭竟笑起來,她往外走,連腳步都變得輕快不少。
剛邁門檻,迎面跑來一人,險些與她撞上。
一個小丫頭拿了封信跑進來,先沖她歉意的笑了笑,把信遞給林氏,“二太太,這是一個自稱陸府下人的人送來的。”
林氏展開一看,就愣住了。
一封請帖,單獨請的沈清蘭,內容和陸夫人給沈府的帖子一樣,但落款是衛夫人。
林氏頓時頭疼,想起衛三少爺對女兒那種“路人皆知”的心思,不難想象,衛夫人的這個帖子是為了什麽。
沈清蘭好奇的折回去看信,也傻眼了。
“你先回去,我考慮考慮。”
沈清蘭頂着一腦門的官司回到自己卧房,第一件事就是把翡翠叫過來,問她和林氏說了什麽。
翡翠撓頭,“先前太太過來,正好小姐熟睡,就問了婢子在顧家的情況,婢子不敢隐瞞,據實說了。”
“絲巾的去向你也據實說了?”沈清蘭忙問,不由得又想到剛收到的那封請帖,衛夫人住在陸家,認識自己已久,不知道是她還不知道衛長鈞的心思呢,還是壓根不當回事,反正從來沒有表示任何意見,今天衛長鈞剛把絲巾拿走,帖子就來了,意味着什麽?
翡翠趕緊擺手,“沒有沒有,婢子只是提到有絲巾,但二太太根本沒有要親自看一看的意思。”
沈清蘭不知該不該為此高興,她現在也沒工夫煩惱這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那就是明天去不去陸府。
很快,林氏就來通知她了,去。
“陸府的帖子是在暗示沈家,你不再是陸家兒媳的最好人選了,這是一個态度,你若不去,會有矯情、委屈的嫌疑,倒不如大大方方的過去,也顯得咱們并不稀罕;衛夫人……她這帖子莫名其妙,敵友未明,你去了既別過于親近,也別刻意疏遠,保持敬而遠之、靜觀其變即可。”
林氏的話有道理,沈清蘭無法拒絕,輕輕點了點頭。
“這是真正走個過場,于你而言不是難事,別多想,早點休息吧。”
林氏走後,沈清蘭還在愁,她愁的不僅是明天要去應付“變了心”的陸夫人,還要注意觀察、仔細揣摩來意不明的衛夫人,此外,她還有一點擔憂,她怕顧心蓮、顧心薏看得絲巾在衛夫人手裏。
要是讓顧夫人知道,自己既沒法解釋清楚,也就再沒臉去見她、見整個顧家人了。
這一夜翻來覆去,直到後半夜,才扛不過困意,迷迷糊糊的入夢,夢裏卻是顧中楠抓住她的肩,悲切而失望的控訴,“為什麽把絲巾給衛長鈞?你看不起我?還是看不起我母親?我哪裏不如他?你要這麽做?”
沈清蘭想解釋,張了張嘴,又覺得沒什麽好說的,驚醒過來時一身的汗水,窗外,天已破曉。
去給老安人請安時,沈清菀已經到了,坐在老安人身邊,聽取教誨。
“……如有不明白的,私底下問問你四妹妹,自家姐妹,也不必拘謹。”
沈清菀似乎有心事,溫順的答應,“是,祖母。”
沈清蘭這時候和林氏進去,屋裏人看過來,老安人笑,沈清菀面帶尴尬。
緊接着,邱氏也來了,笑眯眯的拉着沈清蘭,說道,“陸府你去過兩次了,比你大姐熟,過去之後,多陪陪你大姐。”
這和林氏的意思完全相反,但林氏在旁邊聽着也沒反對,沈清蘭就乖巧的說“好”。
這次,只有沈清菀和她同去,與第一次去時,家中幾位小姐一個不落、浩浩蕩蕩相比,不知算是進步還是退步。
上了馬車,沈清菀握着沈清蘭的手,誠懇且歉疚的說道,“四妹妹,我并無争奪之心,今日赴宴,只為讓祖母和母親安心,你別誤會。”
沈清蘭一愣,失笑,“大姐姐這是誤會我了,我與陸家沒有瓜葛,今天去陸府的不知有幾人,我與其他人沒有區別,也不想有區別。”
“但是陸公子……”沈清菀遲疑。
不管陸大人和陸夫人怎麽個意思,“陸公子看上沈四小姐”這件事,兩府盡知。
沈清蘭眨眨眼,“大姐姐說什麽?”
沈清菀微怔,繼而也自己笑起來,笑完了,繼續蹙眉。
沈清蘭問她怎麽了,她搖頭,幾番欲言又止,終是沒說。
姐妹倆到陸府的時辰不算晚,但在衆女之間算是遲的,未進廳堂,已經聽到裏面輕笑如鈴。
陸夫人曾單獨邀請沈清蘭,對她與衆不同,陸新明幾次進出沈府,兩家關系驟熱火熱而暧昧,這種事雖說還沒有成為街頭巷尾的飯後談資,但也瞞不過一些消息靈通的大戶人家—陸、沈兩家本來就是分寧人們的重點關注對象。
現在,陸夫人突然廣大請帖,一視同仁,這個信號驚動了多少人,又讓多少顆漸漸冷卻的心重新激動、沸騰起來,恨不得天未亮就在陸家大門口等着。
兩人往門口一站,廳內無數雙眼睛紛紛看過來,或幸災樂禍,或趾高氣揚,種種表情,不一而足。
姐妹倆早有準備,淡然走過,上前向主人行禮。
和第一次赴宴時一樣,陸夫人和衛夫人并坐主位,衛雲珠親呢的挨在衛夫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