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顧如華的突然到訪。當我沖進帳篷,在看到裏面緊緊相擁,恍若天地之間只餘他們兩人時,我将欲脫口而出的“阿軒,看看我給你帶來了什麽!”,一起和着唾沫給生生咽了下去。
見有人進來,他們趕緊松開了雙手。顧如華扭過頭,一看是我,滿心歡喜的撲倒我的懷裏:“姐姐!姐姐!如兒來看你了!”
她的力氣很大,我被她撞了個滿懷,差點摔倒,我趕緊順手将她摟住。我穿過她的肩膀,将目光落在雲昭軒的身上爾後視線慢慢上移,直到對上他的目光。
他将手半握成拳,放到嘴邊輕咳一聲,極其不自然的轉過身去。我從他的眼神中讀出一絲狼狽。
是因為我打擾了他們的好事麽?我的心一點一點下沉。将手中的相思豆,隐如袖中。
我對上顧如華含笑的眼眸,對她點頭:“你怎麽來了?家裏怎會讓你出來?”
她這一說我才曉得,她是聽信說雲昭軒負傷了,心裏很是擔心,奈何那些個信使交代不清緣由,幾番下來,便索性自己親自來邊關一次,看看傷勢究竟如何。
我微微驚呼,聽她這意思,對雲昭軒是時時刻刻、點點滴滴都在關心的,非但如此,如今更是跑到了跟前來。
我心中一陣啞然。
只是不知她的家中,也肯她前來。後來才知,她竟是自己偷偷跑出來的。聽她說明白後,一向*子的我也不禁板起了臉。
且不說別的,單單邊關戰亂不斷,人流混亂。萬一出了什麽岔子,怎麽向她的家人交代。
觸及到她一臉無辜的神情,再狠的責罵怎麽也說不出口。後來只好作罷,先派人去相府送信,暫且讓她先住在軍營。
顧如華原本就是為着雲昭軒的傷勢而來,如今到了他跟前,勢必是事事都要親力親為。在她最後一次碰壁之後,終于跑來問我,為什麽雲昭軒不肯讓她上藥,連他傷在何處也不肯說。
要說他傷在何處,倒是一件樂事。
當初他為救我,而被飛來的箭矢射中。不想力道用的猛了,直接将我撲倒在地,他是在我上面的,如此便給那支箭提供了肆意妄為的平臺。剛剛正好紮在他肥美嬌嫩的後臀之上。
因我是在正對着他,并不知曉他傷在何處,只是瞅着鮮血一滴滴不停落在厚厚的塵土裏,消失不見。我擔心不已。
一路上,所有士兵的臉色很是僵硬。我瞧他們一副想笑不敢笑,想哭卻哭不出來,很是糾結,活生生一副便秘的表情。
等回到營帳,我火急火燎的将雲昭軒摁在凳子上,欲給他好好查看傷勢。熟料他的屁股剛碰凳面,整個人便像被針紮了一般,“唰!”的一下彈起,且臉上帶着隐忍的痛意。
經過研究,這才曉得他這傷來的,确實極具藝術感,傷在了那裏。
因他負傷,便有了欺壓我的由頭。讓我既倒茶又倒水,我若不肯,他便以“做人要知恩圖報”來要挾我。
師父一早就教過我,但凡對自己有過恩情的,須的記下,要心裏有數。是以,我的選擇便只剩下了替雲昭軒跑腿。
因這件事委實不怎麽光彩,是以那日我對雲昭軒信誓旦旦,再三保證,不會将他的傷處告訴顧如華。
但如今被顧如華眼巴巴,渴望的眼神瞅着,我這一顆心怎麽也硬不起來。
很早以前,我便曉得一句話:做人不能太認死理,否則會很難過下去。我覺得這話說的甚是在裏,支支吾吾片刻後,便将這一大串事件,如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腦全說給顧如華聽。
一想到這世上又多了一個,看雲昭軒笑話的人,心裏頓時嘚瑟極了,愈發覺得我那些天的憋屈生活不怎麽痛苦了。
顧如華同我一起說着,笑着,裏面有屬于她這個年紀的歡樂和童真。可是笑着笑着,她不說話了。嘴角的笑意漸漸隐去,目光飄忽,帶着一絲落寞和惆悵。
我清晰的感覺到,她不開心,很不開心。
是因為我說的這些事情,全是我同雲昭軒之間的麽?或者是因為她聽到了什麽?
雖然不确定,但我肯定自己估計對了。若非如此,以後的日子裏,她便不會對我那般冷淡了,而且還會時不時的發呆。
因軍中不能留用閑雜人等,是以她留在軍中的時間也不多。她走的時候,湊到我的跟前,在我身邊耳語:“姐姐,你一定要幫我照顧好他,不要讓他受傷。要記住,他絕不可以喜歡上別人,因為,他是我的,只能是我一個人。不管付出什麽代價!”
我知曉,她這話是對我說的。我心中微澀,說不出是何種滋味。
那是的我,只當她是一個十五歲,過慣了錦衣玉食,習慣了對事物充滿強烈的霸占欲的小姑娘罷了。卻忘了,她還是一個情窦初開的少女,有着對愛情轟轟烈烈情感。她同我一樣,有着同一份真摯的感情,喜歡着同一個人。
随着時間的沖刷,這一切的純真,到後來都全然變質。直至經歷許多事情之後,我方才明白,是自己想的太過兒戲了。顧如華她所說的“不管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幾乎要了我的命。
她走了,時隔不久,送來一個丫頭,伺候雲昭軒的起居,名喚水煙。我想,她怕我和雲昭軒太親近,才送了水煙過來。
雲昭軒對此未明态度,只是日常生活依舊找我打理。
對此,我頗是無奈,這人怎就如此摳門,我哪裏适合這些瑣碎的事,還是殺敵來的痛快。
後來某一次,他告訴我,戰場上太血腥,不适合女子。而且他看的出來我心裏還是很懼怕,如此還是留在他身邊做些瑣事好些。
聞言,我又一次被他感動到,他總是這般體貼人。
很久很久之後的某一天,他的這些個溫柔細語,體貼入微,如數變成了穿腸毒藥,朝着我的心,我的肺,直直灌了下去。
轉眼三年過去了。在這裏,有我熟悉的将士,有我經常閑聊的百姓,也有我喜愛的吃食。突然發現,這三年,我收獲了不少,也成長了不少。
如今的我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想着自己,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小姑娘了。現在,我的心裏,開始裝進了這天下百姓疾苦,會因為百姓的安居樂業而幸福,因百姓的失散流離而困苦。我想,這便是成長吧。